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过程中,该如何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如何找到突破口?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
中国环境报:您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李志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推进“绿水青山”型资源环境要素向“金山银山”型资产转化,实现产业链和生态链的统一,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如果经济发展中的排放过多、处理不好,就会威胁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平。可以说,经济发展既依赖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把握好经济增长的度。不仅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要有限度,还要强调发展和增长的质量。
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最核心的就是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要在加强环境治理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中国环境报:我们常说,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种转化如何才能实现?
李志青: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经过多年努力,很多地方在经历阵痛之后,在实现“两山”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浙江安吉早期为追求经济增长付出了环境代价,痛定思痛之后,决定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有效改善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今,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的成果,反而成为发展优势。
当然,实现转变的过程不是说起来这么简单,需要在经济建设中构建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需要从生产、消费、金融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动员,来促成这种转化。
以绿色金融的发展为例,我们最近十年在跟踪观察绿色金融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要在资本市场、金融体制机制等方面做一些设计。从2017年开始,我国启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浙江湖州、衢州等地入选。这些地方通过出台法规,不仅要求企业要依法依规排污,更要求金融机构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投资决策机制。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让金融机构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反过来,就会倒逼企业走一条更绿色的发展道路。否则,企业可能会面临贷不到款或者贷款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环境意识、责任意识逐渐提高。
中国环境报:各地正在寻求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您看来,如何找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李志青: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离不开推进高质量发展。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用相对比较少的投入和成本来实现更快更大规模的增长和发展。当前,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新能源利用等新兴产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我认为,传统产业也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的载体,比如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
我们在浙江湖州调研时发现,传统的“污染型”产业固然已经无法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但在短期内,这类产业仍然有着强劲的内外需求,简单放弃这些产业并非明智之举。湖州的做法就是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改造,降低其环境影响,从而使经济(包括就业)与环境取得新的平衡关系。
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要发挥重要作用。现在,金融部门开始重视转型金融的研究,也就是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这也意味着,绿色金融发展到了改革的深水区,因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需要识别出传统产业里哪些是绿色低碳技术、哪些是绿色低碳工艺和生产流程,这对金融机构的要求非常高,但必须做好,否则支持行业转型升级的资金可能会流向高污染高排放的工艺和技术环节。也就是说,在金融端要做穿透式监管,在产业端需要积极开发新的、绿色低碳的技术工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需要全方位动员起来,充分利用好各种工具和手段,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