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包头市全力打造科技转化优选地 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2023-06-06 包头市科学技术局
284
核心提示:包头市科技局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

包头市科技局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聚焦打造科技转化优选地,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大院、大所为“两翼”,持续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开“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研发机构、选投一个战新产业、开发一组新产品”活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切实使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的最大增量和发展的最新动能。

(一)厚植沃土,优化创新环境引领支撑

一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成立包头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领衔担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下设“一办三组”均由市领导领衔,高位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在此基础上,市科技局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全体机关干部“划片包干”的机关干部下沉企业精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区科技管理部门同步成立相应组织,全面建立与企业紧密再紧密的联系,切实做到科技工作“围着企业转、帮着企业办”。

二是配套完善政策支撑。市委2023年“一号文件”印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行动、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等领域工作方案,编制印发《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包头市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包头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引进培育重点产业领域中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等十余项政策,明确了培育科技企业、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顶尖人才来包头创新创业等一系列具体创新措施。

三是创新丰富服务方式。有序推进“科技体检”,组建由市科技局、各旗县区工信科技局与科技服务机构、行业专家组成的10支工作组,深入企业一线挖掘创新需求。截至目前,已按计划完成两批270家规上工业企业入企体检工作,梳理挖掘需求449条,出具体检报告198份,导入专家92人、对接科技成果69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4项。全面推开“科技特派员”,构建了以科技服务型和技术服务型2类特派员,科技服务型特派员工作站、技术服务型特派员工作站、企业科技专干3个层面为支撑的工作机制,现已建成企业科技特派员19家,备案企业特派员370余人,今年以来,组织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125名,深入震雄铜业、威丰电磁等107家企业服务。创新推出“科创会客厅”,通过科技下午茶,科学家包头行,包头企业家走进中科院、长三角,项目路演等形式,为企业与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技术交流合作,实现技术需求和科技供给的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10场,邀请专家30余人、企业13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4项。

四是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推动设立“包头市创新发展奖”,隆重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30名。加快推进设立“包头市人才周”“包头科技创新日”,以专属节日的形式,通过奖励表彰、论坛研讨、展示竞赛、宣传普及等系列活动开展,努力使科技工作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的温馨,进一步增强我市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构建配套科技服务体系,引进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包头科创中心、上海迈坦科技等科技服务机构,成功导入西安、上海等先进地区优势资源,赋能服务我市技术市场,有效促进外部科技成果来包对接转化。

(二)固本培元,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扎实推进“双倍增”。严格落实《包头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分地区确定双倍增目标。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培训和服务指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申报培训,年均5次以上。积极引导北京中科钛领、内蒙古欣洋瑞等科技服务机构做好科技咨询、技术评估、高企申报等服务。强化政策落实落地,2022年,支持251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24.95亿元,同比增长104.5% 55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率优惠减免6.35亿元;兑现研发费用后补助和包头市落实“科技兴蒙”25条等政策1000万元,84家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受益,推动企业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01家,全年累计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3家,均位居全自治区第二名。2023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开始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第一批已备案入库115家,第二批69家正在公示。

二是扎实推进研发投入攻坚。制定《包头市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召开“全市研发投入攻坚工作推进会”。组织市、旗县区两级科技、统计等部门深入企业大力开展宣传培训、政策解读,组织专家进入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开展业务专项培训60余场,“手把手”帮助企业提升科研管理能力。回应解决科技企业R&D投入归集和落实加计扣除惠企政策“两难两盼”问题,依托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合规性和R&D投入统计数据质量,在全区首先开发并推广“科技要素大数据统计分析平台系统”,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度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达到2.05%R&D经费投入67.4亿元,两项指标均位居自治区首位,成为自治区唯一连续2年研发投入强度突破2%的城市。2022年预计继续保持自治区领先位次。

三是扎实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结合国家稀土高新区“提档升级”和自治区高新区“促优培育”,完善创新平台梯次培育机制。“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列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是自治区目前唯有的二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设立“内蒙古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并积极创建“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培育推荐北方稀土获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汇泽铝业、杉杉新材料等34家单位获批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中地寅岗、一机路通弹簧等5家获批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南高齿(包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获批自治区工业设计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金属冶炼、装备制造、稀土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多个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14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329家。

(三)点睛添翼,导入科研院所才智活水

一是深化企业与科研院所长效合作。2022年以来,积极推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续建、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和中国钢研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建量子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2023年,包头市与中国钢研集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包钢集团、内蒙古科技大学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北方稀土与兰州大学严纯华院士团队共建联合实验室,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共建创新联合体13家;新建包钢集团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院士工作站、大地熊公司冶金工程院士工作站,英思特稀土磁性材料应用院士工作站升级为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建成国家级学会服务站4家、科技小院4家。

二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关键技术攻关。2020年以来,在稀土、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推荐企业承担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等300余项,年均争取自治区科技资金2亿元以上,引导企业累计投入超50亿元。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91项,通过自主研发共获得授权专利8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580项,实用新型专利5410项,发表论文1800余篇,推动企业获得经济效益368亿元以上。2022年北奔重汽、包瀜环保、尚氏番茄3家企业获得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资金支持4000万元。包钢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合作200万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北方股份百吨级氢燃料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矿用自卸车下线,填补了行业空白一机集团高通量核酸检测车等3个新产品成功下线韦尔集团新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项目亩均投资、产值、税收位居自治区第一。包头江馨微电机音圈马达轨道生产系统等58个项目列入自治区《2022年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目录名单》。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6亿元,同比增长50 %以上。

三是深化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印发《关于健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的实施细则》等文件,推行事业编企业用人才引进新模式,从人才引进、评价激励、资金支持、奖励力度、最优服务等方面同向发力,以优厚的人文关怀来招揽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企业项目实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融合。依托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冶金、稀土新材料等领域无重稀土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磁体关键制备技术”“低成本高效率大尺寸N型单晶硅棒研发等重大项目,培养造就了以雷丙旺、智建国、黄焦宏、张继鹏为代表国内一流的高端人才团队,培育出曹鸿璋、王皓、马涛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科技骨干。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载体集聚人才。积极推进高层次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依托国家、自治区各级平台吸引集聚高质量科研人才。与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德仁院士共建浙大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共识,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建低碳技术及先进材料研究院达成一致意见内蒙古科技大学、北方稀土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暨内蒙古科技大学科技园正式开园,吸引41家企业入驻,链接外部科技服务机构11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