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宁阳经济开发区:坚持“三个改革思维” 推动化工产业园绿色蝶变

   2023-06-25 山东宁阳经济开发区
156
核心提示:宁阳化工产业园是首批省级化工园区,起步区面积6.48平方公里,现有化工企业30家。近年来,宁阳经济开发区聚

宁阳化工产业园是首批省级化工园区,起步区面积6.48平方公里,现有化工企业30家。近年来,宁阳经济开发区聚焦培育高端化工这一首位产业,以化工产业园为载体,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增创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化工产业园绿色蝶变之路。

一、坚持“改革有解”思维,推动园区规范建设管理。一是构建扁平化运行体系。做实“管委会+公司”架构,推行管委会大部门运行机制,整合成立实体化运行、市场化运作的经开发展集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管委会的战略引领与资源配置作用和公司的市场化运作价值,形成主业更加突出、形式更加灵活、管理更加高效的园区运行机制,把园区打造成县域经济主战场、主引擎。二是构建智慧化监管体系。以打造“5G+AI+园区”为目标,集成安全、环保、应急等数据资源,一体推进智慧园区平台化、云端化建设,建成综合智慧监管平台,形成“监管-预警-溯源-执法”联动机制,园区智能化监管实现全覆盖。建设水指纹溯源系统、31套企业雨水口在线监测设备、30台套气体监测站、56台高空热成像等监控设备、14台报警柱、17套应急公共广播,构建起“点、线、面”全覆盖的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实现风险隐患高低空、全方位“一表清、一网控、一体防”。三是构建高效化服务体系。组建项目要素保障专班,拉出“谋划、签约、开工、竣工”四张项目清单,建立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包保机制,出台土地款缓交、贷款贴息、要素保障、绿卡审批等支持政策,完善项目全链条服务,实行“帮办+审批”一体化集成服务,全流程容缺受理、容错办理,今年20余个项目实现全流程审批25个工作日内办结,重点支持园区项目建设。四是构建市场化共建体系。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采取BOT等运作模式,引进社会资本,累计投资14亿元高标准建成公用综合管廊、“一企一管”、综合智慧监管中心、工业污水处理厂、特勤消防站、危化品专用停车场、洗车场及专业危废处置公司,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管理集约高效,达到了封闭管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安全环保的园区建设标准。

二、坚持“改革突破”思维,打造集聚共生产业生态。一是健全“园中园”产业培育机制。以特色产业园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编制完成亚荣新材料、恒信氢能源产业示范基地、明升达高分子材料、医疗与医药等特色产业园专项规划,力争到2024年,形成以气化岛为支撑,以煤基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端化工产业体系。其中,亚荣新材料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含磷阻燃剂生产基地。二是健全“产业链”项目推进机制。坚持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围绕恒信高科、晋煤明升达、华阳农药3家链主企业,绘制高端化工产业链条图谱,针对上下游开展精准招商,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凡是关联度高、配套性强的高端化工产业项目,全部落地化工产业园。现已形成8条化工产业链条,其中合成氨-硝酸-硝基苯-橡胶助剂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约30.78亿元,签约即将落地项目9个、总投资约88.65亿元。三是健全“循环式”融合发展机制。以“气化岛、动力岛、环保岛”为核心,以公共管廊为动脉,组建基础资源交易平台,打通原材料上下游供应,串联所有化工企业,实现了园区企业共生耦合、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绿色、高效、高端的产业生态圈。目前通过公共管廊输送蒸汽、氢气等12种工业气体和液体产品,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安全风险,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物料传输速度,预计年均节省企业物流费用近百万元。

三、坚持“改革出新”思维,加快企业绿色转型。一是推进动能转换。实施企业梯次培植行动,开展化工企业“四评级一评价”,一企一策制定转型升级方案,指导园区全部规上企业制定五年发展计划,拉出年度项目建设清单,3年内培育过50亿元企业1家以上、过20亿元企业3家以上。今年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关闭退出4家落后产能企业,实现腾笼换鸟。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亚荣生物成功募集首轮Pre-IPO融资,迪尔化工今年4月18日在北交所上市。二是搭建创新平台。投资6.9亿元建成中京智能产业园,总面积19.28万平方米,形成集“众创空间、科研中试、孵化器、加速器”等为一体的科创平台,实现拎包即可入驻,目前已吸引华阳、亚荣等13家企业入驻。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成功创建国家星创天地1家、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达到46个。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突出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和专业技能人才培育,倾力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支持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等10余家高校院所密切合作,引进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54人,被授予“省级专家服务基地”称号。依托“火焰蓝”人才订制工程,密切校企合作,与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建立联合招生机制,今年以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45名,为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