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建筑工地点多、面广、线长等监管难题,近日,苏高新微监管小程序上线,全面提升房屋市政工程扬尘治理监管效能和水平。
高新区住建局质安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房屋市政工程工地众多,而监管工作人员人手少,如果只靠“铁脚板”去跑,难免出现监管漏洞。
为此,高新区住建局积极拓展监管思路,采取“人防+技防”手段,开发了苏高新微监管小程序,借助智慧工地系统、24小时扬尘在线视频等高科技手段,促进工地“智”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苏高新微监管小程序是一款专门针对房屋市政工程在建工地安全问题开发的问题上报管理工具,工地管理人员和工人可以随时随地报告任何安全问题,便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促进工人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
此外,该应用程序还提供实时监控和扬尘实时监测功能,助力打好扬尘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
从5月开始,区住建局明确要求各参建单位在苏高新微监管小程序上每天打卡三次,上传钢板清扫、扬尘监测屏、雾炮/喷淋等9类扬尘治理关键环节照片。
其中,监管工地每日上传钢板清扫照片是该措施的重点,这项创新措施旨在确保工地道路的清洁整洁,减少环境污染。
近年来,高新区住建局不断完善房屋市政工程扬尘管控机制。
针对土方开挖阶段施工扬尘管控难度大等问题,绿宝广场三期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率先采用“高杆喷淋”技术,通过在基坑内设置定点喷淋,可覆盖高杆水炮周圈30m范围内作业区域,保障现场湿作业环境,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全区规模以上涉及土方开挖项目上推广,已累计有21个项目、51台高杆喷淋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
中建国际总部大楼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大跨度防尘降噪天幕系统”,通过8块单元幕布拼接,形成东西跨度148米、南北跨度86米的巨型天幕,由支撑钢结构系统、防尘网单位阵喷淋系统等7个子系统构成,铺展用时仅2分钟。天幕启用后,不仅看不见飞尘的扬土,也极大降低场地内挖土机、自卸车等重型机械运转的噪声,获得属地内的一直好评。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高新区同样作出了积极创新。位处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74D住宅项目,通过在距地面20米左右高度加装楼层喷淋,使细腻的水雾从楼层周圈让四周喷洒覆盖,覆盖范围可达2000-3000平方米,不论工人走过还是车辆行驶通过,场内都看不见明显灰尘。
下阶段,高新区住建将持续利用先进技术及优秀经验开展扬尘治理工作,从治理到“智”理,不断探索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打造平安工程、文明工程、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构筑绿色和谐宜居环境,打好蓝天净土保卫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