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肥城经济开发区:以链聚势 融合发展 聚力打造国家级盐穴储能示范区

   2023-06-26 山东肥城经济开发区
117
核心提示:为引导各级开发区聚力改革攻坚,努力形成更多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经验,市委改革办特开设“开发区改革创新”

为引导各级开发区聚力改革攻坚,努力形成更多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经验,市委改革办特开设“开发区改革创新”专栏,邀请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撰写署名文章,围绕重点改革任务,介绍本年度改革工作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以及预期成效,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肥城经济开发区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不动摇,聚焦盐穴储能首位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探索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机制,聚力创建国家级盐穴储能示范区,趟出一条“四链”融合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一、以“人才链”支撑融合衔接,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人才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牵引和支撑,是串联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核心要素,经开区将坚持把做优人才链摆在首位,全力打造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矩阵。一是精准引才,形成人才“强磁场”。实施人才支撑盐穴储能工程,依托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鲁银十亿立方天然气储气库等重点储能项目,深化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吸引中国工程院杨春和院士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陈海生团队,引进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李文等高层次人才33名,为盐穴储能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二是精心育才,打造人才“孵化地”。组建盐穴储能产业联盟,筹办全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高峰论坛,铺开经开科技园和储能研发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盐穴储能技术攻坚。开展创新型领军型企业家培育工程,年内组织开展盐穴储能论证、科普讲座等联谊联创活动10期以上,选拔培育科技型企业家2名、优秀青年企业家20名,申报国家及省级人才项目3个以上。三是精诚留才,构建人才“温馨园”。制定加快科技创新的奖励办法,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有项目、有技术、有成果的顶尖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给予上不封顶的资金资助。聚焦人才服务需求,组建人才服务工作专班,提供“一站式、全程式”服务。目前已梳理人才服务事项20项,协调解决社保转移、项目资金申请等问题15个,为7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奖金245万元,年内计划高标准打造人才公寓60套,全力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以“教育链”赋能产才融合,全面厚植高质量发展潜能实现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根本,经开区将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推动政校企联合引育、产教研融合共享,进一步释放产业和人才“同频共振”集聚效应。一方面,多维度育训。深入推进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联合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专业科研机构共建实训平台,组建创新工作室联盟,充分发挥精制盐绿色生产工程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科研优势。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新型学徒制培训,遵循“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具有产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年内培训学徒200人以上。另一方面,全方位融合。坚持围绕产业和技术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尝试“引企入校、合作育人”模式,与泰山技师学院合作开展产业紧缺人才定向培养和合作办学,探索设立“经开区卓越工程师”学制班,围绕盐穴储能、矿山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设专业课程,年内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00人以上。推动中能建、中电建等储能项目投资公司与山东煤田地质勘察院深度合作,组建盐穴地下空间研究院。

三、以“创新链”驱动改革发展,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经开区将着力构建“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同向发力。一是搭建科创平台。深入实施引领型平台建设计划,按照“一产业一平台、一平台一院士”思路,与中国石油储气库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煤田地质局等单位合作,探索建设科研平台联合体,开展盐穴储能储气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与“盐业黄埔”天津科技大学深度合作,成立山东泰科智慧盐业有限公司、天津泰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人才飞地”,为盐穴储能产业提供坚实支撑。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工程,年内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4家,推动中储国能300MW等储能储气项目申报国家级科技示范项目、肥城精制盐厂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突破”。开展创新创业培训6期以上,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以上。三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依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合作,探索完善“头部企业+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创新“以院带园”发展模式,依托引领型平台打造“四不像”研发机构,推行产业链下游领军企业“下单”、研究院“接单”模式,实现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年内新转化科研成果2项以上,让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四、以“产业链”集聚要素服务,全面塑优高质量发展生态聚焦储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储能项目落地年”专项行动,组建5个工作专班,专项推进20个储能重点项目建设快签约、快开工、快投产。一是延链补链强链。明确“前端扩能建穴—中端盐穴储能—后端建网延链”的产业链发展路径,举全区之力推动7个先期启动储能储气项目、9个洽谈推进项目和5个新策划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年内确保中储国能300MW储能电站项目并网发电、储能项目1000兆瓦开工建设、1000兆瓦签约落地、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全力打造鲁中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区。二是强化要素支撑。聘请国网山东经研院编制25平方公里盐穴储能专项规划,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深度合作,加快推进现有46对盐穴数据勘探。加快“三纵三横”产业园路网、储能大桥建设及雨污管网工程建设进度,新建提升园区路网24公里,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三是高效精准服务。明确经开建设集团专责培植发展盐穴储能产业,推动4家制盐企业新打盐井40对,每年腾退盐穴3-5对,整合优质盐穴统一对外合作,保障储能项目所需盐穴资源;投资3亿元建设500KV汇集站,破解6套300MW储能项目电力上网瓶颈;建设储能装备产业园,落地压缩空气装备制造项目;流转园区土地1万亩,全面承接打井、输卤管线铺设等项目工程,全力破解储能项目盐穴、上网间隔、土地等要素制约,尽快推动储能项目实现大的实物量进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