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承载着该市产业转型升级重任,正加快区域科创中心建设。
投资百亿建黄石科技城,携手武汉大学共建黄石创新电子信息研究院,推动规上制造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获批国家先进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1至4月份,虽然市场环境严峻,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7.29亿元,同比增长12.15%。逆势爬坡的背后,是该区科技创新力量加持,多项产品技术全球领先,11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筑牢产业创新主阵地
走进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奥体大道,巍然耸立的黄石科技城,如风帆一般,挺立在大冶湖畔。
黄石科技城计划投资100亿元,占地1700亩,一期已经完成,这里将打造成“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科创引擎平台”。
负责运营的黄石高新投公司总经理徐威说,截至目前,完成项目签约62家,入驻科技型企业34家,已申报市级孵化器,科创汇创投基金和人才基金已投资项目3个;通过科技信贷为52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5亿元。
蓝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陈俊雄说,科技城有企业法务、科技金融、检测认证等专业咨询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很省心,这里离武汉光谷生物城很近,配套冷链物流便捷,入驻一年产值便突破千万元。
从报批到进场、政策,黄石高新绿岑新能源项目一路绿灯进驻黄石科技城。“今年向湖北省建设厅和科技厅申报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明年将就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项目向住建部申报。”黄石高新绿岑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继文说。
随着科技城一期、二期相继完成,黄石科技城引进武汉高科拟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三期。该项目占地107亩,主要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建设金融中心、企业总部、高层标准厂房、检测检验中心等,计划投资10亿元。
培育创新企业生力军
6月12日,位于开发区的黄石宏和电子高端电子布项目,冲击二季度投产,打破高端电子级玻纤制品国际垄断,实现进口替代,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
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有104家先进电子元器件企业,其中3家为全球PCB50强,14家企业入围全国电子电路百强,产业链从PCB向两端拓展,上游向研发、设计、材料等配套领域延伸,引进宏和电子、台光电子、诺德锂电铜箔等企业;在PCB下游向显示电子、通讯电子和终端产品延伸,引进闻泰科技、天玑智谷、联新显示等企业,生产手机、笔电、触摸屏等产品。
该区突出市场主体,不断激发创新动能,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完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该区已向光电子信息企业兑现政策资金5000万元。诺德锂电极薄高精锂电铜箔攻关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该区做好供需对接,组织华中铜业和锐科激光,锐智机械和闻泰科技等洽谈活动5场,筹备闻泰科技、锐科激光全球供应链大会。
科创赋能,黄石开发区·铁山区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诺德锂电生产的3.5微米铜箔全球最薄;宏和电子研发的4.5微米超细玻纤纱,替代进口;台光电子生产环保型铜箔基板及粘合片市场占有率20%、全球第一;玖恩科技生产的高压空气纯化器全球领先,配套荷兰阿斯麦尔光刻机;西普电子侧边指纹模组柔性板出货量全国第一。
健全“产学研用”对接机制
黄石创新电子信息研究院去年6月挂牌,落户黄石开发区·铁山区,这个由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与黄石市共同发起的科创平台,围绕“光芯屏端网”全产业链,为企业提供创新研究、技术攻关、工艺改良、成果转移等服务。
研究院负责人岳显昌说,仅1年时间,研究院以武汉大学专家教授团队为主要研发力量,深入调研西普电子、宏和电子等2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梳理出20微米线间距细线路激光成型、基于高精度制冷器件芯片、PCB产线智能制造示范、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气体监测、加氢站氢气泄漏在线监测产业等五项技术需求。
研究院对接技术团队、提出了解决方案。目前,PCB产线MES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相关智能系统已完成注册,产品框架已开发完成,正在相关企业产线中验证完善。基于高精度制冷器件集成芯片项目已完成样品验证,项目公司准备进行孵化。研究院累计为全区50余家光电子信息企业提供科创服务,为“IC板载类电子线路设计与生产”等项目带来超1亿元的效益提升。
“研究院解决企业共性问题,带动全行业健康向好发展。”岳显昌说,研究院电子信息检验检测中心依托湖北省光谱与成像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和黄石国安特检公司,建设检测实验室,解决湖北没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企业需送外省检测的不便。此外,还申请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等6个项目。
研究院借助武汉大学科创资源,武汉大学(黄石)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于7月投用,6个武汉大学科研团队转化项目正在跟进,一些前沿技术项目,如北斗芯片、毫米波雷达、半导体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
肩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历史使命,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正发力各类科创平台,奋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