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学生在少年云机房中使用人工智能画画。资料照片
云计算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催化剂。近年来,中国云计算产业年增速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从互联网行业延伸到传统行业,云计算正成为赋能数字经济的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
在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将如何推动数实融合、助推创新发展?
算力普惠释放技术红利
什么是云计算?简而言之,云计算就是把电脑上所有的部件功能虚拟化,电脑的运算、存储、读写等功能均可通过网络访问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来实现。由于云计算具有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模化服务、服务成本低等经济效益,其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计算模式。
近年来,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迅猛增长,2021年达到3229亿元,增速为54.4%。其中,国内云计算骨干企业在大规模并发处理、海量数据存储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容器、微服务等新兴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部分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借助阿里云,企业从买计算机到按需购买算力就能开始创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随着更多企业觉醒,各行各业在云上对全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形成了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时代。”在4月11日举行的2023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说,智能化时代带来算力爆发,阿里云将为人工智能时代提供好算力基础和大模型能力,全面服务智能化进程。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80EFLOPS(每秒18000京次浮点运算),存力总规模超过1000EB,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如何让算力更普惠,向更多行业和产业释放技术红利,是云计算持续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
对此,张勇表示,阿里云将进一步降价,开放核心产品免费试用,推动产业从传统IT向云计算转移。“未来,我们希望在阿里云上训练一个模型的成本能够降低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让中小企业也能通过云平台获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能力和服务。”
大模型助力企业创新
2020年,由谷歌旗下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折叠2”(AlphaFold2),精准地预测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复旦大学浩清教授、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说,包括“阿尔法折叠2”在内,近年来全球几乎每一项重大科学发现中,“计算”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自由度的提升,人工智能正在开启科研新范式,过去无法计算的任务正成为可能,计算问题的复杂度也在呈指数级增长。”漆远说。
去年年底,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在人工智能领域引发了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多家国内外企业相继推出类似产品。在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也正式推出其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
在演示中,通义千问可以创作诗歌小说、撰写邮件、生成营销策划方案等,还可以生成会议记录并自动总结会议纪要、生成待办事项。在生活场景中,通义千问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生成歌单、和小朋友一起写故事等。据介绍,通义千问还将陆续嵌入电商、搜索、导航、文娱等场景。
“未来,每个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智能客服、智能导购、智能语音助手、文案助手、人工智能设计师、自动驾驶模型等。”阿里云智能首席技术官周靖人表示,阿里云将开放通义千问的能力,提供完备的算力和大模型基础设施,让包括创业公司在内的所有企业和机构更好地实现创新。
云计算应用渗透百业
中国信通院日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云计算发展指数》显示,中国云计算应用已从互联网拓展至传统行业,其中2022年工业用云量占比已达到11.6%。
近年来,云计算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务、金融、工业、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领域渗透,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大幅提升。
在湖北宜昌,“城市大脑”通过数字孪生和智能化技术结合,为交通疏导提供了数据决策支持。基于城市大脑打造的“宜键生命护航”,为120、119等特种车辆规划最优行进线路,最高能够节约50%的通行时间。
在阿里云峰会上,浙江杭州宣布启动建设首个立足杭州、面向全国的“杭州市算力中心”,进一步扩大杭州在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据了解,阿里云将助力“杭州市算力中心”,打造融合计算平台,提供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能力,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的应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2021年,阿里巴巴集团发起了少年云助学计划,让6万多名中小学生用上了专属云电脑,在信息科技教学空间内学习43门特色课程。在助学计划的帮助下,青海牧民家的孩子可以体验大模型画画;浙江百年古村落的学生用智能作曲软件创作歌曲;杭州的小学生和四川南充的中学生开展了相距1800多公里“共同读一本书”课程……
张勇介绍,少年云已进入了全球科技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下一步,少年云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共同探索未来人工智能学习空间,让更多乡村孩子用上更先进的计算机。刘 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