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南浔区的星光高品质数字粮油基地,数字化智控服务平台加上全程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模式,使得这里正在成为湖州科创兴农的样板地。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探索现代农业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基地创新了“农业园区+现代企业+薪农人”的星光模式,实现了稳粮增收,目前已累计推广签约21个、面积21万亩,实现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湖州市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将实施“双强行动”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了政府部门、农业院校、科研单位以及农业科技企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推动了资源整合,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
创新平台是农业科技要素集聚、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振兴的“筋骨核心”。以“打造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各类创新要素紧密结合的好载体”为目标,湖州市大力推动科技与产业、企业、人才、金融等要素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共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农业科技园区6家,是全省唯一实现区县全覆盖的城市。
围绕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营养健康食品等重点领域,湖州市以项目合作、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等方式,加快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湖州特色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全市共有涉农领域高新技术企业95家。同时,通过不断深化特派员制度,田间地头还源源不断地将先进成果和创新要素从“城”导流到“乡”,全力破解农村缺人才、农民缺技能、农业缺项目等瓶颈问题。在第九批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全市成功选派了33名非农科技特派员,将服务领域从农业拓展到了工业、服务业,并且实现了乡镇、园区、未来农场等全覆盖。
此外,湖州市还创新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从“组团式”选派、“组团式”服务两个方面深化“组团式”帮扶内涵,让科技人员“下得去”,让走向农村的实用技术“用得着”,让派下去的科技人员“留得住”,让科技在田间地头“推得开”。据了解,第八批、第九批科技特派员共组织实施市派科技特派员项目124个,投入市财政科技经费552万元。利用课堂教学、发放材料、线上指导等多种形式,特派员还积极开展专业技术推广和综合知识培训。仅去年一年就举办6次“科技富农”班车专场活动,培训人数超3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