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是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推进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支持海螺集团建立产业研究院、奇瑞建立瑶光实验室、埃夫特争创国家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推进西电芜湖研究院争创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十三五”以来,高企数量由起初532家增加到2022年底的1624家。布局建设56个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其中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共47个,2022年兑现奖补资金4.71亿元。实施企业创新“211”工程,围绕十大新兴产业25个优势细分领域,力争到2027年,培育20家科技领军企业,布局10个产业研究院、10个创新联合体,形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4000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3000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智能家电2000亿级产业集群。二是组织产业技术攻关。组织科技干部围绕25个优势细分领域分组研究、入企调研,精准凝练产业技术需求。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每年实施市级科技项目300余项,其中“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30项,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每年拿出2亿元以上财政资金,以企业为主体实施“赤铸之光”科技攻关计划。三是推动高校院所赋能企业创新。市政府与中国科大、哈工大、西电等高校合作共建了6家产业研究院,在目标考核上以产业贡献绩效为导向,聚焦行业服务,推动与企业的横向合作,目前市校共建研究院已实际投入建设运营经费4.17亿元,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5项,在芜招收培养研究生145名。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虚拟研究院等,推动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在芜设立15家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与省属高校会商机制,每季度会商1次。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组织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等,定点联系全市2000余家科技企业,贴身摸排技术需求,实现对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全覆盖。四是打造产业创新一流生态。拿出全市最优地段,围绕产业发展定位,投资260亿元布局加快建设湾谷科技园、梦溪科创走廊等创新园区,规划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同步出台与“科大硅谷”等高对接的园区扶持政策,实施专业团队运营,打造孵化新经济、科创产业的高能载体。布局创新飞地,打造“研发在沪、转化在芜”的“飞地创新”模式,规划建设总面积超10万平米的大型离岸研发平台,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二期总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1.48亩,目前中心已入驻科技企业18家,招引海内外高端人才60多名。
围绕产业链集聚人才链。一是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改革人才评价模式,突出对产业的贡献度,探索建立以企业年薪评价人才的新标准,分类给予政策支持。聚焦产业靶向引才,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和“人才分布地图”,由20多名产业链链长带领产业链重点企业,带着岗位深入高校,开展“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58场次,全市招引大学生数量从2020年1.6万人,增长到2021年3.3万人、2022年6.7万人,实现逐年翻番,力争到2025年累计引进大学生30万名。二是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出台院士领衔团队项目支持政策实施细则,对院士领衔的人才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聘任李亚栋等10名院士为市科技发展高级顾问。推动新招引团队融入全市十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增长点,2022年共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6个,全市累计重点扶持团队项目达150个,已有100个团队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88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11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0个、领军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10000名。三是完善产才融合机制。支持在芜高校开设冠名班、订单班和学徒制班,以校企项目化合作方式精准培养产业人才。全市1450多家企业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设订单班50个,定向培养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人才2800余人。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高校设立“产业教授”流动岗位,市财政按照实际支付产业教授薪资待遇的90%给予补助。吸引奇瑞、海螺、三只松鼠等企业800余名高层次人才自主申报,已有291名行业精英走进高校课堂。四是营造爱才敬才生态。成立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打造人才工作“总服务商”和城市HR。邀请各类人才参加“畅聊早餐会”,顶格倾听人才需求,建档解决涉才事项378个。建成10家紫云英人才驿站,上线“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整合医疗、教育、人社等部门23项服务资源,实现各类人才服务“一站办”,2022年累计兑现人才资金2.4亿元、惠及各类人才6.53万人次。建立市领导联系专家制度,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专班服务,对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事一议”。发放“芜湖人才绿卡”344张、“芜湖人才服务卡”24张,开辟高层次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
围绕产业链完善资金链。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市财政设立每年10亿元的产业创新专项资金,围绕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构建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政策体系,2022年兑现奖补资金9.82亿元。财政科技支出占比达13.94%,居全国前列。二是构建产业投资基金群。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设立或参股政府投资基金68支,认缴规模1058亿元,实缴规模549.11亿元;累计投资项目530个、投资额339.57亿元,财政资金放大1.74倍。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母基金、省高端装备制造母基金落户芜湖。三是构建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意见》,为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截至2023年5月底,全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达499.64亿元。制定《科创企业“贷投批量联动”方案》,积极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通过认股选择权服务和外部投贷联动两种模式,与14家外部投资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入股103家科创企业共26.38亿元。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金融机构提供初创期科技企业非融资担保类贷款发生的贷款本金损失,给予50%的风险补贴。推广“科创企业批量贷投联动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每年度科创企业贷款新增不低于40亿元。四是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2023年以来,优升新能源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市首家美股上市公司。三联锻造、福赛科技、佳宏新材等3家企业过会待发,3家企业在审。全年力争推动6家企业上市、6家企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