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央企发展新能源有限制?国资委早有要求

   2023-07-11 石油圈
93
核心提示: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信息,98家在册国资委央企,已有40余家央企加入新能源项目开发领域,包括传统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基建及钢

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信息,98家在册国资委央企,已有40余家央企加入新能源项目开发领域,包括传统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基建及钢铁、矿业、通信、交通等领域。

近日互联网有消息称,相关部门正计划规范央企参与新能源发展,要求中央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据了解,该项工作计划将央企划分为三类,按照优先级参与新能源电站的开发持有。一类以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华能、中核、大唐等五大六小电力投资企业组成,这类企业可以投资持有新能源资产;二类企业,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开发建设或者阶段性持有新能源资产;第三类央企是除上述两类央企之外的,除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市场化新能源项目。

目前该消息尚未有官方证实,有自媒体表示该文件仅为征求意见,最终文件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国资委就强调,要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一盘棋”。有关中央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中央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和资源禀赋,有序开展新能源投资运营。要注意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01. 清理一批“三无”新能源企业

近年来,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投资额增速较大,从国家层面也确实多次要求央企加快新能源发展。但国资委对于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探索模式,始终强调——

加快打造产业融合、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要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突出高质量、强化产业链,立足新能源产业需求,着眼新能源发展未来,对标世界一流!

在新能源投资端,国资委也明确要求:要及时清理三无新能源行业企业。2022年5月11日上午,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央企业压减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推进会,总结中央企业压减工作成效,对新一轮压减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要求:

各中央企业要及时清理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作用的三无新能源行业企业。

其中中核集团在交流交流发言时指出:加大新能源产业管控力度。坚决清理退出壳公司、项目推进无望公司,通过设立分公司、探索“一市(一县)一法人”、建设大基地大项目等方式,控制新能源企业法人户数过快增长。

02. 央企新能源产业要形成“一盘棋”

中央企业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今年1月,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此次签约涉及14家中央企业共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总容量288MW,是近年来中央企业新能源领域中涉及范围较广、项目较多的专业化整合。中国华能分别与中国海油、中国建材、中国船舶等13家中央企业签约。

国资委称,这标志着中央企业新能源专业化整合从单个协调向整体推动转变,新能源管理从分散式向精益化转变,新能源运营从单兵突进向共享共赢转变,新能源发展从规模扩张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未来新能源业务将逐步向新能源主业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对于专业运作水平高、集约化管理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项目可以独立运行;对于偏离主业、运营成本较高、缺乏管理能力的项目应通过共享服务、委托代管、重组整合等方式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专业化运营与合作,加快打造产业融合、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近年来,约半数中央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跑马圈地”、“铺摊子”和“一窝蜂”等问题时有发生。国资委强调,要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一盘棋”。有关中央企业要结合自身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和资源禀赋,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区域、投资收益和资产质量,有序开展新能源投资运营,在新能源数智转型、专业运作、协同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中央企业新能源布局结构整体优化,切实形成合力,有效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国资委还要求,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储能、先进输电技术、大型能源基地多能互补等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关键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以科技硬实力支撑“双碳”目标落实落地。要重点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大力发展大功率海上风电、高效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终端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石油化工 化工企业 中国海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刘国勇与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领导座谈 河南鹤壁:积极争取城市油气长输管道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
关注!延长石油聚丙烯YM产品获UL认证 “全球首套”交付!海上油田绿色开发技术再获突破!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