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先予后取 点绿成金——山东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新探索

   2023-07-27 山东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
68
核心提示:潍坊市峡山区位于山东半岛腹地,是山东省首个以生态命名的经济开发区,境内拥有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

潍坊市峡山区位于山东半岛腹地,是山东省首个以生态命名的经济开发区,境内拥有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总库容14.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03亿立方米,十六年来,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争当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践行者,逐步探索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两块“金字招牌”的开发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然成为峡山区最为鲜明的烙印。

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

峡山区注重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坚决守护好碧水蓝天生态,创新搭建了数字河湖综合监管平台、水上生态警务中心和生态法庭,在山东省率先实现禁渔与生态捕捞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全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科学治理污染增量,凡是不利于生态环境的项目一个也不要,凡是影响到水源地保护的企业坚决关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累计拒批污染项目120多个,关停淘汰落后产能290多家。同时,久久为功做大生态存量,完成造林10万余亩,绿化覆盖率达47%,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达3000多个,空气质量稳居潍坊市第一,享有“半岛绿肺”“齐鲁水塔”的美誉,争创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绿水青山的颜值越来越高,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会客厅”。

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提升金山银山的附加值

建区以来,峡山区就坚决摒弃“先发展、后治理”传统路径,注重发展生态化、产业集群化、服务平台化“三化”并进,布局构建了以现代农业、医疗康养、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等为核心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获批山东省首个国家级全域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以及国家级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持续将“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其中,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峡山区打响“种业硅谷”品牌,依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高端平台,国际首创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洁田模式,国内首创姜秸秆深度加工处理模式;生态有机农业走在全国前列,成立全国有机产业供应链联盟,优渥“有机汇”成为京东有机生鲜类销量第一品牌,认证有机产品120多个,其中有机鱼认证面积达到22.5万亩,为江北最大,先后创建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借助优质食材,大力发展高端预制菜产业,全区预制菜菜品达到400多种,产销量每年保持40%以上增长。围绕医疗康养,不断擦亮“世界艾灸之都”品牌,开展全民艾灸,建成中国艾·大健康运营中心,“太保灸法”入选全国医康养优秀案例,正在加速开发120万平方米的地热温泉资源,打造胶东半岛最佳康养胜地。目前,按照当前16万常住人口来计算,峡山区百岁老人共26名,是全国长寿之乡标准(十万分之七)的2.3倍。围绕文化旅游,峡山区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故里,以獬豸为代表的法治文化、以东汉《庖厨图》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等峡山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打响“礼仪之乡”品牌,精心打造了郑玄文化园、潍水左岸观光园等环湖景区,举办了金风筝国际微视频(微电影)节、环湖乡野马拉松、新时代·新鲁菜创新大赛、光影艺术节、牡丹文化节等品牌节会,已成为区域体验式特色文旅中心。这些绿色低碳的特色产业,有力提升了金山银山的附加值。

坚持共建共享,不断提升绿色低碳的价值

任何发展模式,只有将发展成果充分与人民共享,才真正具有价值。峡山区注重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覆盖生产、生活、生态多个维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理念在推进的国家级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峡山区投资3.17亿元,实施了77.36兆瓦的国家级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除了利用党政机关、园区厂房、农村屋顶布局安装光伏组件外,还创新了农村道路、广场、空闲宅基地光伏模式,既保障了乡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又保持了乡村环境美化、亮化,更推动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元丰收”;围绕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引导群众参与全区生态产业大循环,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刚建区时增长了5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峡山区的发展,生动地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未来的峡山,必将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个崭新模式——峡山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