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常州高新区:向“有限”资源要“无限”发展

   2023-08-01 常州发布
69
核心提示:迈入新时代,发展已由求量求速向求质求效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迈入新时代,发展已由求量求速向求质求效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作为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常州高新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创新转型上主动进行深刻变革,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优化、拼绿色发展上,坚定走素质提升和内涵发展之路,争当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先锋”。

“数字号脉”

精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8万亩

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常州高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40%,新增建设用地不足的情况日益突出。如何突破资源短缺的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北区委书记、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庆表示,常州高新区不能走透支资源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高”“新”定位,坚持“亩产论英雄”,探索多元化土地利用路径,向“有限”资源要“无限”发展。

位于薛家镇的威乐智能水泵及水泵系统项目,原是查特深冷工程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搬迁后的闲置老厂房。2020年由政府回收,并引进威乐智能水泵项目,成为了国际龙头企业的常州基地,实现“当年回收、当年引进”。

在西夏墅工业园,永庆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新投资4亿元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没有新增一寸用地,其51.8亩的用地面积是某印染企业腾退后在政府的盘活下,置换而来。永庆车辆今年预计销售额可实现35%的高速增长。

常州高新区坚持集约高效发展理念,以“数字号脉”精准整合土地资源,充分激活闲置土地资源。从2017年起,常州高新区在常州率先启动工业企业用地普查工作,采集涉及经发、国土、规划等24个部门的106项专业数据,并相继建立工业企业普查系统、评价系统、数据核对系统和手机APP平台的“三系统一平台”,实现了普查数据的在线采集和管理。

常州高新区按照亩均产出、环保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等指标,对工业企业和项目进行亩均效益量化打分,将企业分成ABCD四类。对于A类、B类企业将进行扶持引导,提升亩均产出、增加效益;对于C类、D类企业,通过“腾笼换鸟”引进优质企业,实现“零地”招商,在缓解用地瓶颈制约的同时,有力提升整个区域亩均产出。

“唤醒土地存量,培育产业增量。”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经发局局长童广武说,“力争到2025年,高新区提质增效低效工业用地总量达15000亩以上,其中重点增效地块5000亩以上,实现工业用地亩均税收翻番。”

自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工作五年来,常州高新区累计完成提质增效工业企业用地18319.2亩,工业用地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以上。在2023年全市表彰的20强工业亩均效益企业中,常州高新区有11家企业榜上有名,数量名列各辖市区之首。一批集约高效的“小巨人”企业加速崛起:占地32亩的聚和材料,年产值超50亿元;用地73亩的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亩均税收超600万元。

“四个一万亩”

升级工业载体繁华产业生态

发展向高而行,向新而进,对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产业载体是基础、是生态。

2023年,常州高新区出台《推进产业载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区、镇(街道)两级联动,科学谋划、高质量建设“四个一万亩”产业空间:在滨开区打造万亩产业园区,进一步满足重大项目招引建设需求;在龙江路西侧规划万亩产业空间,建设一批高品质、高标准定制厂房;坚持低效工业用地连片盘活,“一板块一片区”划定重点增效区域,“十四五”期末,提质增效工业用地超万亩,亩均税收实现翻番;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力争“十四五”末完成万亩存量集体土地盘活利用。

以产业载体为平台,常州高新区明确突出招引和推动“三高一资”“科小”企业的集聚发展。“四个一万亩”载体的建设,正让高新区变过去的“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上半年高新区新开工建设产业、科创载体项目15个,竣工16个。

今年以来,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常州高新区。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在滨开区开工建设,达产后将形成年产30万套高端智能核心零部件的规模;美国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英力士高性能复合材料生产研发中心、乐萌高端半导体晶体生长装备及研发中心、瑞士医沛生医疗器械制造项目等相继开工建设。

上半年,常州高新区完成实际到账外资4.2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工业投资超过130亿元,同比增长29.3%;江苏省、常州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3.1%和71.7%,省重大项目列统投资贡献度和市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