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西加快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2019-09-17 山西日报
60
核心提示:9月16日上午,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

9月16日上午,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要求,对全面实施中办国办《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作出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在山西开展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一次为全国探路示范的引领性改革,是一次破解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性改革,是一次贯通各领域的全局性改革。要坚定扛起主体责任,坚决实现“能源革命、牵引转型,国内示范、全球影响”的战略目标。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李佳、省委副书记林武出席。

骆惠宁指出,近日中办国办正式印发“试点意见”,这是党中央从世界能源大势和新时代能源战略全局出发,赋予山西的国家使命,是继2017年国发42号文件之后,近年来党中央对我省改革发展的又一次顶层设计和大力支持,对于实现从“煤老大”到“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带动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全国能源革命提供示范引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骆惠宁从世界潮流、全国大局、山西担当三维角度阐述了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指出,要牢牢把握新一轮能源革命的世界潮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坚定站在时代潮头。当前,以绿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为方向的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惟以贯通全球的视野、搏击风浪的勇气、把准航向的笃定,向潮而立、逐浪前行,加快推动能源理念、制度、效率变革,发挥好其对经济转型的基础性、带动性、保障性作用,才能让山西这个传统能源基地迸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为全国能源革命增添强劲动力,更好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要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发力提速、纵深推进,坚定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山西把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作为转型发展三大目标之一,扎实抓好重点任务,系统推进能源革命的态势加速形成。在各省(区、市)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山西决不能错失历史性机遇。

要以敢为人先、敢于胜利的信念闯关夺隘、奋起一跃,在新时代坐标上驶出能源革命的加速度。

要充分彰显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山西担当,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坚定扛起示范引领重大责任。“试点意见”进一步明晰了山西以改促转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凸显了我省在全国经济和能源变革大格局中的比较优势和战略地位。我们要将中央部署转化为自觉行动,努力趟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路。

骆惠宁强调,改革创新是能源革命的本质和灵魂,要全面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创新,加快“当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要以制度革命带能源革命,以能源生产关系变革牵引生产力变革,着力抓好“八个变革、一个合作”。一要深入推进煤炭开采利用方式变革。他指出,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世界能源发展大势。要加快煤矿开采方式变革,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煤炭利用方式变革,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试点,发展煤基新材料产业。探索废弃矿山再利用变革,用好废弃矿山土地、矿井水和地下空间等资源。要坚持推进“减”“优”“绿”,坚决防止低水平盲目扩大煤炭生产,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甩掉煤炭头上的高污染、低附加值帽子,确立起清洁能源新形象,构筑战略性竞争新优势。

二要深入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勘采用变革。集中突破体制难点堵点,深化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三气”综合开发试点,有效遏制“占而不探”“圈而不采”,推进“采煤采气一体化”。精准对接京津冀和省内需求,有序建设14个省级以上煤层气规划矿区,打造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力争2022年产量达到200亿方。

三要深入推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模式变革。他深刻指出,随着政策性补贴退坡,风光发电行业面临洗牌。要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技术进步,创新发展模式,重塑产业生态,率先实现风光发电平价上网。我省发展氢能产业有独特优势,要把发展氢能与焦化行业提质升级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全力把握这一未来产业的发展主动权。

四要深入推进电力建设运营体制变革。巩固深化前期电改成果,在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上先行一步,在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上率先突破,在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上加大力度,进一步健全电力市场体系、激发潜在电力需求、发挥电改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性作用。

五要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切实把能源消费革命摆在战略优先位置,把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重要突破方向,建立完善节能优先制度体系,积极开展节能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清洁供暖,促进用能结构和方式深刻变革,形成以较少能源消费增量支撑转型发展的积极态势,为实现现代化目标腾出用能和环境空间。

六要深入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相关体制变革。能源科技创新对能源革命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大力倡导开放性、包容性创新,加快构建联接全国、面向世界的研发平台,加强科研激励政策督导落实力度,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紧跟世界能源技术迭代步伐,编制能源技术革命规划和路线图,奋力抢占能源领域科技制高点。

七要深入推进能源商品流通机制变革。加强能源市场建设,进一步放开能源竞争性领域。开展城乡居民用电市场化改革探索。用好期现结合交易重大授权,主动对接我国现有期货交易机构,联合组建交易平台,科学设计交易产品和品种,强化价格发现功能,实现能源商品交易内涵和方式的历史性突破。

八要深入推进与能源革命相关企业发展方式变革。把企业作为推动能源革命的主体力量,让各类所有制企业都享有改革红利,抓住改革机遇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推动能源领域国有企业以煤为基,扬长弃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以最大诚意和决心推进国企混改,抓好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后续工作,建立更加适应市场竞争、更能激发活力的经营机制。讲到助推民企提质发展时,他强调,综合改革试点有关优惠政策不分国企民企,一律同等对待。

九要深化拓展能源领域对外合作。牢固树立内陆和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的观念,把能源革命作为山西走向世界的名片,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争得更多市场、资源、技术和话语权。主动融入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按照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方向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加强与国际能源署、外国友好省州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对接交流。继续深化与全球能源领军企业合作,打造国际合作示范项目。

骆惠宁指出,中办国办文件的印发和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正式启动,下一步的关键是以科学态度和方法抓好落实。要以很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开放的胸怀、主动作为的意识、求真务实的态度,咬定目标、精准发力。

一要加快思想解放和能力提升,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与做法。他列举了一些干部思想桎梏和行动乏力的表现,强调必须加速自我革命、革故鼎新,以理念本领作风的大提升,来推动能源改革发展的大跨越。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省委已成立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省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到国家层面对接沟通,争取最大支持与合作。抓住“八个变革、一个合作”,以重点突破牵引全面改革创新。围绕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重大举措,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争取试点工作尽快破题。

三要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吸引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集聚。广泛宣传展示山西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抉择和改革实践。加强能源领域依法治理,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高标准谋划引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好“三晋英才”计划,打造能源革命高端智库。支持金融部门创新产品、精准发力。及时总结和推广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社会奏响能源革命时代强音。

四要严明纪律规矩,深入推进能源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好能源领域反腐败、扫黑除恶及核查“保护伞”两个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巩固拓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成果,更好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努力实现我省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提供坚强政治、组织和纪律保障。

楼阳生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迅速抓好骆惠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已通过的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尽快推动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重大举措落地见效,在全省形成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强劲态势,加快推动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交上党和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省法、检两长出席会议。省直各部门、中央驻晋单位、驻太原省管本科院校、省管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在晋两院院士、科研人员代表,部分民营企业家代表,中央主要驻晋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杨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