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恐同质化严重 业内呼吁氢燃料电池产业理性布局

   2019-09-25 电池中国网
66
核心提示: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威力可谓空前巨大。今年以来,上海、江苏、广州、天津、西安、武汉、

“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威力可谓空前巨大。今年以来,上海、江苏、广州、天津、西安、武汉、济南、张家口等国内20多个省市出台了扶持氢燃料电池产业的相关政策,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火势越烧越旺。或许是吸取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教训,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业内呼吁理性对待氢能产业发展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地方氢能产业布局同质化严重

随着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抢跑布局,地方发展氢能电池的速度远超预期。东方 电气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剑绵指出,“各地为了抢占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先机,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产业园规划,未能因地制宜,导致产业布局同质化严重,重复投资恐怕要在全国各地上演”。他呼吁各地发展氢能产业应因地制宜,并充分研究讨论发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曹剑绵还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业处于政策导入期,希望国家层面能尽快发布氢能产业指导政策,引导各地氢能产业多元化布局。

据了解,美国、韩国、日本及欧洲多个发达国家,都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了能源法案和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路线图。目前,对于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顶层设计尚未出台。

“企业和一些城市对燃料电池汽车有很高的积极性,但产业链很长,很多已经超出了传统汽车产业链所覆盖的范围,基础设施不是单凭企业的力量可以建立的,而标准法规的完善和制订,是企业无能为力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建议,目前需要政府与企业携手制订一个更加可行的整体方案,协调推进。比如要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突破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和零部件,着力解决氢能储运的难题,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法规和标准。

今年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表示,工信部将协同相关部委,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加强技术攻关,开展示范运行,并优化发展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示范运行方面,苗圩也强调,要选取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推广应用试点示范,通过一定规模的应用,打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与氢能供应链。

要正确看待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关系

从全球2014-2018年燃料电池出货量可以看出,燃料电池主要的应用场景为交通运输领域。据全球氢能理事会的预测,2050年以前燃料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客车、大型乘用车和中重型卡车等。

陈清泰指出,从目前全球各国政府和主要汽车企业战略布局来看,2030年之前,乘用车仍然以电动为主,到2030年部分主流车企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达到数百万辆级。而彼时燃料电池汽车可能仍然是数万辆或数十万辆级别。“做出如上的判断我想还是很重要的。”陈清泰分析道,“它的必要性在于正确引导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止顾此失彼。”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从事燃料电池相关工作,就说燃料电池汽车适用所有的车型。”上海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认为,应综合比较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燃油汽车的各自优劣,选择适合的应用场景重点突破。

卢兵兵指出,影响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整车制造成本、使用成本(加氢价格及加氢设施)、维护成本、残值、政策(补贴、购置税)、氢资源、特定场景应用需求等因素。通过对上述多个因素综合分析,卢兵兵认为,到2025年燃料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仍然以客车、大型中重型货车以及卡车为主,这与国际氢能理事会以及很多机构的预测基本一致。

“应发挥燃料电池技术在客户体验、长距离重载运输上的优势,在商用车中,重卡及公交车和长途客车重点布局,”卢兵兵补充,“同时加快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的开发和储备。”

事实上,目前业内有很多专家也认为,相较于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交通方式,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等特点,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更好选择,但是在私人乘用车、网约车等领域,电动汽车仍然是更佳的选择。

补贴应该重点倾向于技术创新

尽管现在已经是9月下旬,但2019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央财政补贴仍然没有公布。业内猜测,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或不同于纯电动汽车“大水漫灌”式的补贴,或重点侧重于部分环节。

“当前国内企业的布局,多以燃料电池整车和系统为主,对进口材料和核心部件的依赖较为普遍,不利于整个氢能产业的发展,”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海锋表示,国外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路径基本上是从原材料到部件,再到系统,再到整车,是层层递进的正向开发流程。

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也掣肘着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系统成本距离商业化仍然有一定的距离。要实现降成本,除了通过批量生产,还必须在技术工艺及材料,设备国产化多方面下功夫。

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的示范推广应坚持自主开发,掌握燃料电池电堆核心技术,建立完善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同时,在补贴政策支持上倾向于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及优质企业倾斜,助力企业快速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