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预计到2030年,“氢能解决方案”的成本将降低50%

   2020-02-12 能源发展网
82
核心提示:日前,致力于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世界经济论坛( WorldEconomicForum,又

日前,致力于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世界经济论坛( WorldEconomicForum,又称“达沃斯论坛”)发文表示,2020年或将成为以氢为核心的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重大转折点。同时,氢能也将成为由政府、工业界和投资者共同推动转变,更加迅速地发展以氢为基础的清洁交通运输、供热和工业的“新的十年”的开始。文章表示,“在达沃斯氢能理事会( Hydrogen Council )成立的三周年之际,实现这一目标正在成为全球共识。”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以及英国气象局( UKMetOffice )三家全球机构的最新数据,近十年来是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10年,而此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曾警告称,全球气温上升超过1.5℃,将带来巨大灾难。文章指出,“站在未来的视角,我们回顾过去的十年,可以认为这是我们充分认识到气候挑战的十年;从现在开始的下一个十年,则将是创造机会应对这些挑战的十年,而氢能将为此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

 2020年1月,一辆新氢动力巴士在法国成功下线(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当前,我们有机会挖掘氢能在一系列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从为乘用车和重型卡车提供燃料,到为建筑供暖和为工业提供动力,它可以帮助我们为重型运输、钢铁和航空等难以脱碳的行业降低碳排放,更重要的是,它可由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同时由于具备长期储存能量的特点,氢能还可以在电力过剩的情况下提供解决方案。”世界经济论坛表示,如果把握住未来的十年,扩大氢能发展规模,到2050年,氢可以满足世界终端能源需求的18%,并提供限制全球变暖所需二氧化碳减排量的约20%。

氢成本将超预期下降

到目前为止,氢能被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其“价格标签”,与其它能源相比,氢的使用成本往往使其遥不可及。但世界经济论坛认为,这一状况即将得到改变。由达沃斯氢能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氢能竞争力之路:成本视角( PathtoHydrogenCompetitiveness:ACostPerspective )》显示,通过大规模扩大氢能生产、分销、设备和部件制造,预计到2030年,“氢能解决方案”的成本将在广泛应用中降低50%,使氢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替代能源。

根据该报告,在不同的场景中,氢能成本预计都会显著降低,其中,在长途和重型运输、工业加热、重工业原料领域尤为明显。数据显示,这三大领域的能源消耗占全球约15%,由此,“氢路线”作为“脱碳”的重要路径,将面临巨大机遇。报告指出,随着规模的扩大,氢能三个环节的成本将大幅下降:1)生产“绿氢”的制氢成本大幅下降;2)由于负荷利用率和基础设施规模效应的提升,储运和加氢成本大幅下降;3)随着制造业规模的扩大,终端设备成本大幅下降。

世界经济论坛表示,该报告打破了氢能无法实现经济性的“魔咒”,并声称,由氢能扮演“主角”的清洁能源的未来将比预期更早的来临。

 氢能发展的驱动力(来源:氢能理事会)

投资氢能机不可失

“为了抓住氢能发展的机遇,政策制定者需要创造出良好的市场条件,”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未来10年间,“关键地区”的政府部门需要出台配套政策,同时,还需要约700亿美元的投资支持,以扩大氢能发展规模,实现其成本竞争力。“在全球能源年度支出中,这一投资数额所占比例不超过5%。”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的能源支出高达1.85万亿美元,而仅在2019年,德国向可再生能源提供的补贴总计就达到约300亿美元。

近期,氢能领域发展势头强劲,相关的战略部署和技术发展正在取得实质性进展。世界经济论坛表示,去年以来,氢能行业国际合作的势头开始涌现,例如2019年日本G20峰会明确将发展氢能列为议题,诸多行业领袖和投资界成员参与其中,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动氢解决方案大规模商业化投资受到广泛关注。

不过,世界经济论坛还强调,虽然目前一些支持性措施和融资工具已经就位,但影响力仍然欠缺,无法使氢能这一新兴行业实现规模化。“2020年将是清洁能源发展新纪元的开始,如果我们加大对氢能技术的投资力度,并成功地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框架,使氢成为全球能源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氢能就可以在帮助我们降低排放的同时,显著提高能源安全和恢复能力,”该国际组织表示,推动氢能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收获”,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