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要在2年内对氢能立法。这是迄今为止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最大利好。
大事件:2年内国家制定氢能的标准体系和支持政策
本周发改委、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其中对于促进能源清洁发展方面,要求加大对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多能互补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
在附件的重点任务清单上,“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在列,时间显示为2021 年完成,由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点评:行业对这一重大政策事件没予以足够的重视,当然可能是氢能被放在整个绿色经济里一起说被淹没了。香橙会研究院作为行业重要的智库,在重大事件上自然不会缺席。
首先这是个大好事。
氢能作为一个产业,无数的行业先行者探索了这么多年,氢燃料电池作为一项重大革命性技术也处在产业化爆发的前夜,但我国在氢能领域尚无一部法律,哪怕是部门规章。氢能利用在我国的政策依据主要还以国家层面的产业规划政策和地方层面的试行规定为主。
比如在产业规划层面,主要依据是2016年11月29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现在业内广为传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线,也是2016年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而这个路线图则是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
另外就是各地方政府制定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地方性产业规划了。
至于牵动整个氢燃料电池行业的补贴,则是依赖于四部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5年4月出台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以及系列政策“补丁”。
整体来说,氢能产业还处在行业自我探索状态。
现在氢能产业要放在绿色生产和消费体系里,放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里立法,自然是件大好事。
根据法律界人士梳理,我国目前氢能产业亟需立法的部分如下:
①氢能产业中上游尚无专门立法规制
比如对对制氢厂的建设审批尚无专门性法规、规章作为项目建设、管理的法律依据。也未见地方性法规或试点性文件。
②氢能产业的下游法规尚待完善
与制氢厂类似,国家层面尚无专门的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对加氢站进行规制,部分地方就加氢站项目出台了小范围试点的暂行规定,但在实施和操作层面,地方暂行规定仍存在不少瑕疵或不确定之处。
现在,《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规定,要研究制定氢能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时间是在2021年完成,由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由此也不难看出,国家能源局可能作为国家氢能管理的归口部门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