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多地纷纷出台发展规划 氢能源产业驶入“快车道”

   2020-08-03 中国产经新闻网
64
核心提示:近来,地方政府纷纷发力布局,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7月以来,岳阳、潍坊、青岛等多地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氢能产业发

近来,地方政府纷纷发力布局,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7月以来,岳阳、潍坊、青岛等多地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氢能产业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企业层面也在加速布局,工业能源领域已有中石化、中石油、中化集团等众多央企涉及氢能业务布局。

据川财证券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各级政府密集出台氢能产业扶持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7项相关政策,地方上22个省市共出台了30条氢能产业扶持政策。随着更多文件落地,氢能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合度有望持续提升。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中,煤炭以及风能、太阳能、光伏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们的优势。结合当下现状,发展氢能是必要的,从国家层面来讲,是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环保的考量。从地方层面来讲,不仅有利于发展清洁能源,同时也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规划

事实上,自2019年,氢能源产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氢能首次明确纳入能源统计报表。据统计,去年全年产业投资超过1500亿,在这一年,氢能产业发展迎来快速增长期。

今年以来,多地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从省级层面来看,天津、四川、山东等地称将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比如,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的路径,对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细化。山东省称将推动氢能产业加快发展,力争用10年时间使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综合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拟制的《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有6条政策中涉及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

天津市政府今年出台了《天津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6月24日召开的市常务会议指出,近期天津发展氢能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接下来,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此外,市一级层面,也在积极响应。值得关注的是,6月通过审议的《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明确将广州建成我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成为大湾区氢能研发设计中心、装备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市场运营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到2030年,建成集制取、储运、交易、应用一体化的氢能产业体系,实现产值超2000亿元。同时,还提出将重点建设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南沙氢能产业枢纽、番禺乘用车制造及分布式发电研发基地、从化商用车生产基地和白云专用车生产基地,打造一核、一枢纽、三基地产业布局。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能够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解决环保和能源难题,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氢能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来加快氢能产业链布局。”中研普华研究员张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对于广州的发展规划,他指出,广州首次将氢能引入广州能源系统,利用氢气来源的多样化,推动氢能与电能互补支撑、氢能产业链与电网的有机融合,实现广州市能源系统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助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和系统变革。

企业加速抢滩氢能市场

与此同时,企业也在加速布局。7月15日,上汽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一园两廊”(吴淞氢能产业园、环A30公路氢走廊、临港至南通氢走廊)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其中,吴淞氢能产业园是占地15万平方米的长三角氢能产业聚集中心,以宝山吴淞工业园为中心,计划至2025年共同推动10-20座加氢站在示范区内落地。

7月22日,燕山石化与北汽集团签约合作,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推广和车用氢气燃料的生产供应。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近日表示,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石化将继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中国石化提出要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愿景、构建“一基两翼三新”的发展格局,氢能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山东重工、铁雄冶金拟共建氢能重卡物流示范区,在全国首家开创“产-储-存-运-加-用”一体化物流新模式。据介绍,该项目实施后年产氢气2.3万吨,可满足5000辆氢能电池车使用。

张星表示,央企大力布局,主要出于以下考量:一是开展多元化业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二是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布局清洁能源;三是加快氢能产业链的创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形成竞争优势。

此外,张星表示,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氢能优势逐渐体现出来,未来对于氢能的需求会逐渐提高。氢能的发展除了依赖央企之外,民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企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细分市场产品。

多重问题待解

日前,2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交付张家口市公交集团公司。目前,张家口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总数达到199辆,位居全国前列。氢能有效连接了能源与交通两大领域,受访人士认为,氢能是有市场需求的,未来氢能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根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预计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全球能源需求的18%将来自氢能源。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19年中国氢气产量约为2200万吨,呈现出供略过于求的发展态势。预计到2050年左右率先产业化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有望产生上万亿的市场空间,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氢能相关产业成长空间广阔。

在林伯强看来,对于氢能,我们是有需求的,不过氢能产业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目前产业进展缓慢,一是由于氢能制取成本高,二是氢能储备和运输技术无较大的突破。”张星指出,未来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要做好示范推进。国内在氢能核心技术能力、燃料电池和氢能关键部件与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等亟待加强。

林伯强同样提到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他表示,国家层面要考量这个问题,未来氢能产业发展要解决好远距离运输、储存等方面的问题,兼顾环保、安全与运输成本。

同时,林伯强指出,各地都在加快对氢能的布局,各地要根据自己的能源优势和实际情况,来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比如西北、西南的一些省份在风电、水电具有优势,可以加速推进做好氢的制取工作,而对于广州、福建等地方,能源优势不突出,就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我国氢能源的未来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