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呼吁: 我国应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

   2022-09-07 中国科学报
72
核心提示:氢能与电力协同互补是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电池重型卡车是个突破口。9月3日,在山西举行的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分

“氢能与电力协同互补是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电池重型卡车是个突破口。”9月3日,在山西举行的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分论坛“氢能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如是说。他认为推动“氢化山西”,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将率先在全国具有经济性。

在题为《“双碳”战略下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主旨发言中,林忠钦表示: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125亿吨/年;到2030年预计达130亿吨/年;到2060年,在碳中和场景下要实现不超过15亿吨/年。在130亿吨到15亿吨的变化过程里,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

他指出,碳税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能源系统变革,需统筹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逐步实现能源低碳化转型。这其中有五大趋势:新能源从补充能源逐步走向主体能源,化石能源从主体能源走向保障性能源,再电气化有望成为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可再生燃料与零碳电力形成重要组合,资源禀赋走向技术创新的能源开发。

他认为“双碳”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氢能与电力协同互补,是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30年碳达峰时,我国氢气需求量将超3700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需求量将达1.3亿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

扩大氢能利用要从制氢、储存运输、加氢站、汽车这四个环节逐步推进。林忠钦预测,到2030年,制氢方式将从当前的非绿、浅绿制氢发展到深绿制氢阶段;储存运输成本逐步降低、安全性稳步提高,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长距离高压氢气管道技术成熟;在加氢站方面,建成全国性的氢能供给和利用基础设施网格;燃料电池汽车从示范运作到市场化运行,规模将达到200万辆。

林忠钦呼吁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卡车保有量3242万辆,其中重卡850万辆,只占汽车总量2.6%的重卡排放了47%的二氧化碳,一辆49吨载重柴油重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等于40辆小轿车。当前北京、上海、广东等示范区和山西、内蒙古等非示范区都在积极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1万辆,商用车约占44%。

林忠钦认为,制约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因素既有技术因素也有市场因素。2019年的49吨载重燃料电池重卡价格约180万元/辆,2022年大约为150万元/辆,购置成本仍然偏高,国内氢气加注的成本也很高,价格普遍在55元/公斤,是同类型柴油重卡的2到3倍,运营成本偏高。搭载250kWh锂电池的重卡续航仅为130公里,采用240kW燃料电池系统+氢系统的重卡续航可以达到700公里。港口、矿场、渣土运输等中长途物流路线运营里程长、场景相对固定,加氢站布局相对容易,发展燃料电池重卡更有优势。因此,他建议加速燃料电池重卡商业化进程,采用国家示范城市群补贴的模式,对车辆购置和氢气价格进行财政补贴;采用风电光伏资源补贴模式,实现以电补氢,采用低成本氢的纯商业化模式,以运营低成本来弥补购置费用。

山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炼焦煤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工业副产氢潜力约260万吨/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110万吨,占全国9.25%。而且山西的煤、焦、铝、冶、电五大产业可以共同带动约40万辆重卡的应用场景。对此,林忠钦建议,山西氢能产业要打好“全国最具优势氢气价格”和“全国最大的重卡应用基地”两张牌,集聚全国智慧,引进优质企业,构建高水平的“技术链”和“产业链”;给予燃料电池重卡购置补贴,将氢气加注控制在20元/公斤,到2024年,燃料电池重卡成本可与柴油车持平,2025年可与液化天然气运输车持平,燃料电池重卡将率先在全国具有经济性;给予氢能鼓励+惩罚措施,引导企业自觉使用氢能重卡,推动“氢化山西”,打造全国最大的氢能重卡应用基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