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各大央企、国企以及地方企业纷纷展开对氢能、储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此外,随着国家层面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政策的出台,各企业开始加快对氢能产业的布局。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等企业开始加码对氢能领域的投入。
国家能源集团
2022年4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煤炭储运基地、港口铁路建设、综合能源服务、氢能运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发展、低碳智慧园区等方面加强项目规划合作,推动合作共赢,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投
2022年3月25日,中石化泰山石油与国家电投海南新能源签约!双方携手打造集加油、加气、加氢、光伏发电、储能、充换电、汽服、海南绿色农产品直供等为一体的新能源综合补给站。双方在制氢领域拓展新能源制氢、天然气制氢、煤制氢、甲醇制氢、工业排放气制氢等多种制氢技术及应用;在用氢领域,努力拓展旅游城市大巴氢燃料电池应用,现有加油站的储氢加氢改造,新建综合加氢能源站等氢能技术市场化推广应用。
2022年3月15日,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由国家“科改示范行动”中唯一氢能企业——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40亿元,将开展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打造国家级氢能创新平台,建设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氢能在交通、供能等领域全面应用。该基地也是国家电投面向华北和中原地区、辐射黄河流域、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基地。
该项目拟建设氢能产业研发创新中心、高水平研发实验室,同时建设由车用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4条生产线组成的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并成立氢能产业专项基金,建设各领域氢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区。建成后,预计2025年底可达到万台产能,2030年底前达到不低于10万台产能,将带动氢能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为起步区引进氢能高端研发人员,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产业生态圈。
2022年2月10日,国家电投与中国燃气签约,双方共同谋划在氢能等领域展开合作。
2022年1月28日,国家电投与吉电股份等企业合资成立电投氢能基金,电投氢能基金经营场所位于海口市(暂定),投资方向为氢能、储能等新兴能源项目,基金规模不超过5亿元。
中国华电
2022年3月31日,中国华电氢能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国华电氢能技术研究中心是集团公司结合氢能业务在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工程应用转化和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需求而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将重点围绕氢能产业政策与动态研究,氢能材料、装备及系统开发,氢能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2022年1月6日,中国华电集团与远景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零碳、新能源开发利用、储能、氢能以及能源数字转型和国际化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助力中国华电集团加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中国大唐
2022年3月26日,大唐海南氢能产业发展中心在海口揭牌成立。
2022年3月21日,东方锅炉与大唐海南能源签署《氢能产业综合示范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石化
2022年4月1日,中石化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正式揭牌,该公司于2021年12月9日注册成立,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后期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再行增资。该公司主要负责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运营、氢气储运、氢气管道建设运营、氢能科技研发、新能源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搭建等,远期还将规划修建氢气管道、探索布局液氢产业。
2022年3月11日,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氢能装备分公司成立。
2022年3月3日,中国石化与中国邮政签约,双方将探索开展电动车辆充、换电,综合能源供应站建设以及氢能等洁净新能源汽车等合作。
2022年1月6日,国内首座站内氢气检测实验室——中国石化西湾子氢气检测实验室在河北崇礼正式投运。
中国石油
2022年2月8日,中国石油在川首座加氢站建成完工,该站位于郫都区古城镇蜀源南路275号,占地4134平方米,日均加注能力1000公斤,投运后预计每日可服务130余辆公交车。
三峡集团
2022年4月1日,亿利洁能拟与三峡鄂尔多斯共同投资设立两家氢能公司,分别为内蒙古三峡亿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光伏发电,光伏沙漠治理,储能、氢能项目建设、开发及经营等;武威新腾格里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光伏发电,光伏沙漠治理,储能、氢能项目建设、开发及经营等。
2022年3月2日,海马汽车与三峡海南投资战略合作,双方拟共同推进零碳排放氢能产业链合作,共同探索在海南推进“制、储、运、加、用”一体化的氢能汽车示范运营项目,包括链接双方绿电资源、储能设施设备、供应链金融服务、智能电池管理等相关领域,实现全产业链零碳排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