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燃料电池全链“抢滩”电解水制氢

   2022-12-19 高工氢电
83
核心提示:随着绿氢项目的拓展,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需求增加,国内电解水制氢企业阵营正快速壮大。来自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众多公司纷纷开始布

随着绿氢项目的拓展,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需求增加,国内电解水制氢企业阵营正快速壮大。来自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众多公司纷纷开始布局电解水制氢业务,其中不乏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公司,以及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等材料企业和专业的设备提供商。

其中,燃料电池企业布局电解水制氢业务的公司有清能股份、氢晨科技、重塑集团、清极能源、国鸿氢能等;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企业有治臻股份、鸿基创能、东岳未来氢能、氢电中科等;设备类企业有世椿新能源、隆深氢能、东莞嘉拓、科威尔、航天华阳等。他们的最新进展如下:

燃料电池企业

清能股份

清能股份是国内燃料电池领域的老牌企业,拥有19年燃料电池的开发及制造经验,掌握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包括催化剂、膜电极和双极板)的核心技术并建立起了电堆、系统集成及控制的完整技术平台,同时在PEM电解水制氢产品技术方面积累深厚。

面对即将到来的电解水制氢规模化应用大潮,清能股份已率先进行产品布局。据清能股份总经理张弛透露,公司目前正在开发1MW的PEM电解槽,力争在稳定性、效率及成本各方面都做到最好。公司不仅会在国内推广PEM制氢产品,还会运用多年以来建设的海外渠道进行更加广泛地推广。

12月9日,清能股份与济平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合作范围扩大至更广泛的氢能领域。双方将实现氢能科技的全面合作,共同致力于PEM电解制氢市场拓展,力争在3年内实现100MW示范应用的目标。

氢晨科技

氢晨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密度燃料电池电堆研发、生产、销售及总体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走正向研发与自主创新的道路,是国内大功率金属板电堆企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氢晨科技也在开始拓展PEM电解水制氢业务。

2021年,氢晨科技开始投入PEM电解槽的研发,切入上游制氢领域;2022年公司正式设立PEM电解槽研发部,加强PEM电解槽的研发。氢晨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高工氢电,明年公司将会有PEM电解槽产品上市。

重塑集团

重塑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商。今年以来,重塑集团的战略已经开始从交通领域向绿氢装备、储能发电领域延伸。

12月13日,重塑集团和正泰氢能联合发布了绿氢装备及兆瓦级氢能发电系统新品。重塑集团与正泰氢能的合资公司泰氢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瑞麟科技发布了绿氢装备联合实验室项目。双方将致力于新一代碱性电解槽技术的研发、测试、优化迭代以及控制系统开发。通过该项目推进,重塑集团与正泰氢能正式进入绿氢装备领域,并将深化技术与应用的协同发展。

清极能源

清极能源以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技术开发为立足点,专注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和系统装备的技术创新,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拓展燃料电池在固定式发电、热电联供以及备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衍生,致力成为中国领先的氢能应用产业集团。

针对电解水制氢装备市场,清极能源分别开发CE-A系列大功率碱性电解系统和CE-P系列中等功率的PEM电解水系统,产氢速率覆盖1-200Nm3/h,满足工业、化工、冶金、制氢加氢一体化站等场景的需求。

国鸿氢能

国鸿氢能是一家拥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一致性的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以及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应用实践案例的燃料电池企业,其电堆装机量长期名列前茅。随着绿氢市场的崛起,国鸿氢能也开始布局电解水制氢业务。

国鸿氢能在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显示,公司短期内持续开发系统集成与控制等制氢设备核心技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兆瓦级制氢设备的生产销售;长期来看,将专注于自主开发兆瓦级的电解槽技术并实现先进制氢设备的国产化。

材料企业

治臻股份

治臻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金属双极板供应商。近年来,随着绿氢产业的兴起,治臻股份开始加快布局电解水制氢业务。

治臻股份利用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优势,已经开发出第一代PEM电解槽用金属极板-EC500,初步形成了250kW级PEM电解槽金属极板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将产品与服务逐步向水电解制氢领域拓展。

治臻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利用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优势,深耕 PEM 电解槽用双极板,助力加快兆瓦级 PEM 电解槽推广及运行,将产品与服务逐步向绿色制氢储能领域推广。

鸿基创能

鸿基创能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膜电极开发,在燃料电池领域,实现膜电极产业化,并协助电堆及整车厂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降低成本;在制氢领域,开展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的研发和产业化。

鸿基创能在生产工艺方面针对PEM电解槽特性,设计了专门的膜电极生产线。今年6月17日,鸿基创能举行了高性能膜电极及PEM电解水制氢项目投产仪式,该投产项目中的PEM电解水制氢CCM卷对卷生产线乃国内首条,年产能规模达到30万平米,填补了行业空白。

东岳未来氢能

东岳未来氢能是国内唯一实现全氟质子交换膜全产业链量产技术突破并拥有大规模供应能力的企业,燃料电池膜产品性能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东岳未来氢能在PEM水电解制氢用质子膜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公司今年实现DME670膜(170μm)的市场化推广,并实现MW级电解槽的装槽验证,开启国产化替代;接下来东岳未来氢能还将围绕DME650膜(120μm)开展相关验证工作。

氢电中科

氢电中科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关键材料、部件开发和提供氢能应用解决方案,是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核心材料催化剂重点企业。

目前,氢电中科已经开发了用于PEM电解槽的催化剂。氢电中科用于PEM制氢的铂黑、铂碳催化剂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可应用于电解水制氢电解槽。阳极催化剂的铂黑工艺已实现升级,以铂纳米粒子分散液的形式存在,解决了以往铂黑难分散的难点,且粒径更小,同等性能下铂用量更少,故而成本大幅度降低。现阶段氢电中科已完成铱黑和铱碳催化剂的中试,处于公斤级开发阶段,氧化铱催化剂处于中试阶段,已为客户少量供货。

设备企业

世椿新能源

世椿新能源是深圳市世椿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行业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开发并销售了一系列的PEMFC双极板密封自动点胶机及封装产线、膜电极封装设备产线、装堆机、气密测试机、瑕疵检测机、电堆系统组装生产线设备等。

世椿新能源早在2020年就开始陆续联合国内央企及上市公司、国际巨头研发PEM制氢生产设备。2022年对于世椿新能源而言,是大有收获的一年,PEM制氢生产设备实现营收超千万元。明年PEM制氢领域的设备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营收将实现更快速的增长。

隆深氢能

隆深氢能成立于2017年,是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国内燃料电池设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公司已具备成熟的膜电极(MEA)生产及检验小试/中试/整线设备,以及双极板生产、电堆装配等方面的设备交付能力。

2022年以来,隆深氢能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电解水制氢设备产品, PEM水电解喷涂机和PEM水电解封装生产线是主打产品。其中,PEM水电解喷涂机采用特殊喷头结构实现大流量喷涂,密封防护保证设备的防腐蚀提高寿命,龙门的高刚度结构保证喷涂的精度;PEM水电解封装生产线采用自动化机器人连接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特殊工艺保证边框膜紧固可靠,并利用在线瑕疵品控提高成品率。

东莞嘉拓

东莞嘉拓是集技术研发、制造生产及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智能装备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锂电芯制造专用成套自动化装备,以及燃料电池等新兴行业领域的自动化装备。

2022年以来,东莞嘉拓新推出了PEM电解水制氢的CCM片材涂布和卷材涂布设备;为满足电解水制氢市场的需要,东莞嘉拓还跟院校合作开发碱性隔膜涂布设备。截至目前,公司的电解水制氢涂布设备与GDL涂布设备已经成功完成研发,正在客户现场配合调试。

科威尔

科威尔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测试电源为基础产品,为多行业提供测试系统及智能制造设备的综合性测试装备公司。2020年9月,科威尔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氢能测试装备第一股。

科威尔从2020年下半年就开始布局制氢端相关的测试装备,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了”电解槽测试先行,SOFC/SOEC紧跟其后”的投入规划。公司现已经组建了一只由工艺、结构、控制和软件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内部立项启动了小功率电解槽测试设备开发。现阶段,科威尔已经成功中标光伏行业龙头企业50kW和500kW电解槽测试项目,随着制氢端测试设备领域布局的展开,科威尔整体发展将实现新的跃升。

航天华阳

航天华阳正凭借航天科技集团及母公司深厚的军工装备功底,以及23年的卷对卷设备生产经验、12年的精密涂布设备生产经验,为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涂层、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等氢能关键材料提供“航天级”品质的生产装备。

在电解水制氢业务方面,航天华阳为行业提供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生产设备。公司通过吸收进口分离膜装备技术并结合航天精密制造工艺,自主研发了铸膜装备、涂膜装备、铸膜涂膜一体装备等,目前已形成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电解水制氢隔膜等系列分离膜生产装备。目前航天华阳已为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化工龙头企业、国内大型环保企业、高校及研究所提供了四十余台套分离膜装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