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多晶硅:产量仍存缺口 质量亟待提高

   2010-01-19 中国电子报
68
核心提示:自国务院发布“38号文”以来,业界对我国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一直争论不休。究竟如何看待我国多晶硅的产能、产量,多晶硅产业的现

自国务院发布“38号文”以来,业界对我国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一直争论不休。究竟如何看待我国多晶硅的产能、产量,多晶硅产业的现状和前景,我们约请业内专家从光伏产业发展前景研判多晶硅产能是否存在过剩现象,同时也让他们对如何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发表看法。

特邀嘉宾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锦标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本成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严大洲

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易正义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 马学禄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振国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卫南

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佟兴雪

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绍章

记者观点

国内多晶硅产量仍有一半缺口

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传统上以每瓦电池消耗10克多晶硅来进行计算,即每兆瓦电池需要10吨多晶硅。但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消耗量已降低到7克-8克/瓦,甚至国内已有厂家宣布达到了6.5克/瓦的水平,并声称还将在2010年降低至6克/瓦。有数据表明,我国2009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为3.5GW,按每瓦电池消耗7.5克多晶硅计算,全年多晶硅总需求量约为2.6万吨,尚有约30%的多晶硅依赖进口。

预计2010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6万吨左右,但实际产量不会超过3万吨。我国多晶硅产能在短期内是否过剩,取决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的增长速度。如果按照2010年生产4GW电池计,的确会出现国内多晶硅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但是,还需要考虑另外两个因素,一方面,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在2010年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内市场需求将驱动电池产量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国务院“38号文”规定在2011年以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落后产能,这也将延缓供过于求状况的出现。

产能:未来3-5年不会过剩

产能

·目前供不应求,但潜在产能过剩。

·现在说产量过剩肯定是不对的。

李本成

我认为去年对“我国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判断属于误判,作出这个错误判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只注意了各地区、各企业上报的多晶硅项目的规划数,而非实际已经建成的规模,即便各地区上报的规划数也是被大大拔高了的数据;二是他们不了解多晶硅产业的特点。

就全球多晶硅企业的生产实际来看,任何一家多晶硅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按其建设的产能达产,而最多只能达到其产能的70%~80%,这是由多晶硅生产的特点决定的。
严大洲

2009年全国的多晶硅产量为1.8万吨~2万吨,需求4万吨左右,约50%需要进口。目前实际产量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对于过剩问题,有许多争论,较集中的意见是,目前供不应求,但潜在产能过剩。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处在极端困难的状态,部分企业已亏损,一些小厂相继停产。事实证明,国家“38号文”提出行业预警是恰当的,对减少过热投资、减少国家损失,起到很好的作用。

多晶硅是刚刚兴起的产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攻关,质量、成本、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等问题普遍存在,需要联合行业力量,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对现有基础良好的企业,需进一步扶持,使之做大做强,确保太阳能光伏产业和信息产业原材料得到基本保障。

陈绍章

这里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已经建成了的,一种是正在建设的,还有一种是正在申报的。三种情况之间的数据有很大不同,不能根据一个数据就判定是否过剩。去年产量不会超过2万吨,如果这样看,中国的多晶硅有一半甚至一大半是需要进口的。

佟兴雪

以前统计的产能过剩可能是按照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报的计划算的,有些是在建的,而实际的产能跟这个计划相差甚远。比如有的在建是1000吨,报的计划是5000吨或更多,按虚数来算可能是过剩,而实际在建或真正的产量,我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至于产能,要弄清楚是真正建成的产能还是规划的产能,现在说产量过剩肯定是不对的。

李振国

国内多晶硅并未出现过剩的情况,总体上有50%左右需要进口,我们企业80%以上的多晶硅是进口的。若国内多晶硅的品质不能进一步提高,现在就面临销售不畅的问题。

李卫南

从目前状况看略有过剩。关键还是要看拟投和在建的生产线情况,最终能建多少,还要看建成后产能的发挥情况。但从长远看,不要说长期,即使未来三五年恐怕也谈不上过剩,因为太阳能产业发展速度在今天恐怕是难以估量的。

缺口

·2009年缺口2万吨,约占总需求的50%。

·可能还有40%-50%需要外供。

李本成

我估计到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多晶硅产能最多为4万吨,而全年的实际产量估计在1.5万吨左右,按照我国去年的实际需求量,还会有1万吨以上的缺口,需要从国外进口。

严大洲

2009年缺口在2万吨左右,约占总需求的50%。未来的多晶硅需求量要看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启动情况来定,国内“金太阳能工程”的实施力度,直接影响多晶硅的供求关系。

从长远来看,金融危机是暂时的,能源危机是长期的,充分利用太阳能是人类长期、共同的梦想。
佟兴雪

按今年的预计,2010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可能达到2.5万到3万吨左右,即便达到3万吨,可能还有40%-50%需要外供,所以说真正的产量是远远没有过剩的。

供求

·两年内可能达到产销基本平衡。

·至少在短期内(1~2年)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严大洲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多晶硅价格已回归正常,暴利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投资者已在慎重权衡投资风险,若技术团队、市场、产业链等环节没有优势,则规划的产能将被推迟或取消。如考虑中国光伏应用市场有可能快速发展,两年内可能产销基本平衡,受市场调节,多晶硅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原来想象的严重。

陈绍章

这个问题现在很难说,要根据下游的发展情况看。根据我们看到的国际上的资料,2013年以后,太阳能光伏产业会继续以很高的速度发展。这几年每年都在以30%左右的速度发展,如果继续以这种速度发展的话,未来也不排除基本平衡或者过剩的情况。

佟兴雪

很难说,这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世界光伏市场的发展情况和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情况,因为我们国内的光伏企业很大一部分是要出口的;另一方面是看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扩产速度。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别才能判断供过于求的局面什么时候能够产生,按照我所掌握的信息,至少在短期内(1~2年)不会产生这种局面。因为1~2年之内我国硅材料的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可能会保持相当比例的进口。

 

记者观点

国内市场带动多晶硅需求

近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2009年,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等旨在培养国内光伏需求市场的政策,而且还将加大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力度,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企业也还将继续扩产,不会停留在每年两三千兆瓦的水平上,因此对多晶硅的需求仍会上升。而自从2009年以来,束缚光伏行业发展的硅料紧缺问题不复存在,具备制造成本优势的中国光伏企业全球竞争力加强。

趋势:全球太阳能产业年均增长约30%

易正义

环境保护、资源短缺、低碳经济、能源战略、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将逐渐确立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未来10年-20年,能源总量的10%将由新能源构成,新能源的50%将由硅太阳能光伏发电构成,届时,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将达300万吨。到2010年,全世界多晶硅总产能还不足25万吨。

李本成

我国多晶硅产业的蓬勃兴起得益于全球光伏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旺盛的市场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国多晶硅产业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起来,而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在逐渐缩小,决不可与钢铁和水泥类比。

就全球而言,此前该产业却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垄断性强的产业。同时多晶硅又是支撑微电子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新能源产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材料。我们对这样一个新兴的、至关重要的、曾被国外几家大公司垄断的产业的发展应该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和鼓励。政府要做的事情是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并给出明确的规范,其余的事情交由市场调节。
吕锦标

太阳能多晶硅的市场供求关系应该从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大市场来看,未来预计全球太阳能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仍然在30%以上。多晶硅原料的供应是全球化竞争市场,质量高、价格低是全世界太阳能下游企业的共同要求。

2006年以来,随着太阳能产业以5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迎来繁荣期。2006年以前,多晶硅产量不足百吨,2007年开始突破千吨,到2008年随着江苏中能、四川新光、洛阳中硅等几个千吨级项目全面投产达产,全国多晶硅产量达到4000多吨,但中国太阳能下游企业每年消耗的多晶硅超过1万吨,估计2009年随着江苏中能万吨项目和其他近十个千吨项目的投产,国内产能已基本满足国内下游企业的需求,但由于有些项目处于不稳定的试生产阶段,或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产能发挥,国内太阳能下游企业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原料进口。

马学禄

解决多晶硅国产化的难题,对我们国家都是有重大贡献的。当我国不具备生产多晶硅能力的时候,国外企业就会利用其垄断地位在中国市场获得巨额利润。在多晶硅实现国产化之后,国外企业的这种垄断价格就无法维持了。目前,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工艺水平在不断提高,工艺技术也在不断优化,这也是重大的进步。

此外,光伏级多晶硅可以作为一种能源储备。我国有原油的储备,原油需要经过加工以后才能成为可以直接提供能量的汽油和柴油。与原油类似,高纯多晶硅经过加工之后成为可以直接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因此,多晶硅高纯材料作为一种能源储备将来对国家能源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对策: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记者观点

质量能耗兼顾应对市场变化

多晶硅的生产,质量和成本是关键。因此,对于多晶硅企业来说,应该调整发展脚步,苦练内功,稳定系统,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以应对市场变化。我国多晶硅规模化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装置的实际生产能力都未达到设计产能,生产工艺成熟度和稳定性差。与此同时,我国在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加大对多晶硅企业的技术提升和技术创新投入,关注提质降耗、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问题,实现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无法绕开国外专利的前提下,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最重要的是减少物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同时,应该尽快实现量产,摊薄建设成本。

政府在技术、环保等方面严格准入条件,严格把关,避免小规模重复投资和无序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不足

·在能耗、物耗成本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最关键的还是质量问题。

陈绍章

中国的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在能耗、物耗成本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成本高居不下。另外一个就是质量的问题。

佟兴雪

最关键的还是质量问题。中国企业大部分是以太阳能级多晶硅为目标来设计工厂的。电子级多晶硅对质量的要求很高,目前我们国家的许多质量标准还达不到国外的水平。

李卫南

从根本上讲,国内企业主要弱势是工艺技术水平没有国外厂商高,而能耗物耗水平却比他们高,这样就导致了成本比国外产品高。

李振国

国内多晶硅厂参与海外竞争将面临严重挑战,主要是质量和成本问题。

改进

·支持多晶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尽力与我国光伏产业的巨头们取得合作。

严大洲

从产业链良性发展的角度考量,需要留给多晶硅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确保多晶硅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在国内多晶硅产量满足本土光伏企业需求之后,走出去寻求海外市场是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必然选择,需要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允许多晶硅出口,支持多晶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我国多晶硅企业的生存能力。

李卫南

要想缩短这个差距,主要靠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的进步和提高,如果在这方面接近国外企业的水平了,我们的综合竞争力不会差多少。

李振国

练好内功是国内多晶厂首要的功课。若解决了品质和价格问题,国内的下游企业没有理由不购买国货。

吕锦标

我们希望政府在技术、环保等方面严格准入条件,严格把关,取缔那些不具备规模优势的小规模重复投资和无序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在资金上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李本成

我国的多晶硅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自身做好节能降耗、提高并稳定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外,就是尽力与我国光伏产业的巨头们取得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必须是双赢的合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