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户用光伏发电站亟待推广 光伏产业瓶颈有待突破

   2010-01-19 中国新闻网
69
核心提示:户用光伏发电站便于管理,发电效果直接与居民的家庭经济收益相关,对宣传利用清洁而无污染的太阳能的理念非常有效,居民乐于接受

户用光伏发电站便于管理,发电效果直接与居民的家庭经济收益相关,对宣传利用清洁而无污染的太阳能的理念非常有效,居民乐于接受,使用效果良好,而且节能效果也很好。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不是过快,也不是过剩,而是门槛低的发展过快。需要政府制定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需要政府和企业间做到一个政策的平衡。对于政府来说,应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并建立信息发布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根治“产能过剩”最重要的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实行技术升级。

企业要大力拓展国内市场

我国的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国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对光伏发电工程的投入减少,政府经济补贴减少。因此光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应对:

一是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根据统计,2007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发电安装量约为20兆瓦左右,只占我国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约1%,这是很不合理的现象。所以,国家应该尽快实施上网电价法和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上网电价法如果不能一次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也可以先在某些地区试点实行。实施上网电价法后,有实力的投资家和光伏企业就可以自己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网站、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出路。另外,要大力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站:因为户用光伏发电站便于管理,发电效果直接与居民的家庭经济收益相关,对宣传利用清洁而无污染的太阳能的理念非常有效,居民乐于接受,使用效果良好,而且节能效果也很好。此外,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和一些产品相结合,比如把太阳能光伏系统安置在汽车上作为电动汽车的辅助动力.

二是政府大力扶持光伏企业。太阳能作为可再生新清洁能源,在发展初期成本相对比较高,需要政府大力支持,这是世界各国都在推行的办法。这对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都非常有利。每1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每年约可发电150度(千瓦时),以每发1度电需煤350克计算,每年可以节省煤炭50公斤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公斤。因此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

三是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首先是优化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次是进行技术攻关,努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无锡尚德公司正在推广生产稳定性很好的掺镓晶体硅电池。再次是改善企业管理,特别是生产管理,要使生产流程更加合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光伏产业瓶颈亟待突破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是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光伏规划,仅有一些部委或地区规划恐怕是不够的。鉴于光伏发电的特别重要性,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光伏计划,就没法全面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光伏科学的基础研究、材料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市场开发研究;光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原材料供应;光伏市场的培育及建设;促进光伏超速发展的鼓励政策等。

二是光伏研究单位缺少资金,设备老化,科研力量流失严重,科研成果稀少,知识创新能力薄弱。三是生产单位缺少资金、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成本高、品种少、缺乏竞争力。原材料如太阳能硅原料、封装材料和浆料等都依赖进口。

四是应用单位得不到廉价的、可靠的、性能优越的光伏产品。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许多地方的区域供电都有极大的困难,正好是光伏发电的巨大市场。

五是太阳能光伏的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薄弱,中青年光伏人才紧缺。

当然,造成以上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建议:

一是加强管理,统一规划,提出明确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国家目标,国家配备高强度投入,全面支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础研究、发展应用、产业化和市场开发。

二是出台稳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率先在阳光丰富而常规能源紧缺的地区如西藏等地区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对光伏独立系统和光伏并网系统给予立项、贷款、税收及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国家的金太阳计划已开始实施,这对中国的光伏市场发展是一项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三是鼓励银行和光伏企业结合,创建数个大型光电领军企业和名牌企业,创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的光伏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四是重点扶持若干个研究开发、人才培训和检测基地。由政府牵头,建成若干个产学研、科工贸群体,将国家目标和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进行运作。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大力吸收境外资金、人才和信息进入中国相应的管理部门、科研教学部门和生产应用部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