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规范新能源市场秩序 光伏产业急需有自己的"标准"

   2010-01-14 新华日报
61
核心提示:江苏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日前在一项调研中发现:江苏省光伏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其标准化进程已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速

江苏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日前在一项调研中发现:江苏省光伏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其标准化进程已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

“我省目前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98%以上销往欧美国家,其中欧洲占82.5%。”省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许瑞林说,“我国近年来已开始重视光伏产业的标准化建设,陆续推出了一些标准和规范,但比较零散,很不完整,也远远不够。我省大部分光伏产品仍然需要送到国外机构去检测和认证,既浪费钱,又耽搁时间。”

据介绍,当前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国际通用的光伏模组检验标准分别为美国的ul标准以及欧盟的iec标准。而我国光伏产业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机构,造成市场不规范,企业间不正当竞争频出,市场相对混乱。同时,国外光伏产品进入我国市场,不需要进行任何机构的监测,关税也几乎为“零”。反之,我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却要经过严格的监测,方能取得认证资格。

欧美对光伏产品的标准和品质认证要求较高,正是目前国内包括我省光伏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常州一家光伏企业称,要通过产品认证,必须送样到欧洲,检测认证周期长达10个月甚至一年,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记者了解到,无锡尚德是国内首家获得出口免检的光伏企业。认识到“一流企业卖标准,三流企业卖产品”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尚德努力投身于国内外的各项标准化建设之中。然而,遇到的难事可不少。前段时间,该企业准备参与一项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辗转了好几个城市才从北京请来了一名标准化人才。但由于英语不太好,在参加国际标准修订准备会时,企业不得不为他另外请一名翻译。

许瑞林认为,目前我省光伏产业形成了从高纯多晶硅、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到组件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省内已具有单晶炉、多晶炉、破方机等部分生产和检测设备的生产能力。苏南、苏中、苏北光伏企业竞相发展,形成了上游企业有所突破、中游企业迅速壮大、下游企业不断涌现的局面。这些都表明,处于幼苗成长期的我省光伏产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省高纯度多晶硅材料产量将超过50000吨,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产量将超过10000MWp,光伏电站(包括屋顶和地面)建设总安装量将接近1000 MWp,预计全省光伏产业经济规模将达到5000亿至6000亿元。

“要长成这样的‘大树’,除了加快标准化建设外,尚有几大问题要解决。”许瑞林说。例如,产品销售和资金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出口的现状。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光伏市场萎缩,如去年上半年我省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累计出口1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3.6%。

省内晶硅材料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2009年上半年我省晶硅材料的产量为2532吨,缺口5000吨,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晶硅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未来两三年,晶硅材料的短缺依然是困扰我省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技术与设备依赖国外引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同样制约着我省光伏产业的发展。如多晶硅提纯目前采用的依然是改良的“西门子法”,真正的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太阳能电池(包括晶硅和薄膜)生产的关键设备绝大部分来自国外供应商,进口设备费用约占企业设备费的80%。同时,省内也缺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检测技术服务、共性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和推广应用技术服务等。

专家指出,最近,国家和省分别出台了一些激励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但缺乏相互协调与配套,一些政策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如项目申报、评审、并网等缺乏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企业最关心的电价政策迟迟未出台等,这些都亟需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