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过剩、钢铁过剩,还有一些合理性,但把多晶硅简单地归结到过剩,既不科学也不合理。”3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刘汉元在此间称,中国目前的多晶硅并不存在过剩论。
刘汉元透露,在09年的12月30日,国家能源局的相关官员就曾明确表示,国内多晶硅市场50%的产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内的多晶硅领域不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刘汉元认为,多晶硅并非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仅2009年中国市场就有50%的多晶硅材料依靠进口,预计2010年还将有1/3的多晶硅要靠进口解决。以这个比例来计算,根本不存在过剩。
他指出,多晶硅在全球的产量约在6万吨左右,其中5万吨就来自对能耗和环保要求最严格的欧洲国家,如德国和挪威等。如果真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这些发达国家是根本不会去生产的,相反表明多晶硅不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刘汉元表示,中国在未来的世界中,将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千年帝国”,其总产值永远可以保持超过美国50%的量级,其中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地理资源优势,中国西北的太阳光强度已超过平原或者低海拔地区50%的量级。
刘汉元说,从上世纪50年代卫星上天,到今天的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利用,都是采用硅光电池。晶体硅电池作为国际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的主流,目前约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又几乎全部采用稳定性好,转换效率高的晶体硅电池。故可预见,多晶硅将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主流原材料,需求巨大。另外,从这个产业的规模来讲,未来经济30年靠什么推动,新能源其实是最大的一驾马车。所以,在短时间内称为过剩不是妥当。
刘汉元强调,中国目前所谓的产能过剩那只是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还远远不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