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电厮杀 央企低价完胜

   2010-09-09 时代周报
51
核心提示:历时半月,第二轮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接近尾声。尽管发改委能源局未能在原定的8月26日公布中标结果,但时代周报记者从权威消

 

历时半月,第二轮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接近尾声。尽管发改委能源局未能在原定的8月26日公布中标结果,但时代周报记者从权威消息人士处获悉,所有13个项目均由国企以最低价中标,价格跨度为0.7288元/千瓦时-0.9907元/千瓦时。

两年内,光伏电价由4元/千瓦时骤降至1元内,“光”一般的降速让早于国资介入新能源领域的光伏民企陷入被动,初具雏形的国内应用市场基本无利可图。

一元内新纪元?

继去年“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称“敦煌项目”)后,此轮光伏特许权招标扩容28倍,规模空前,涉及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宁夏和新疆西北六省。

8月10日,技术标开标,国电、中电投、大唐、华能、华电“五虎将”以及“四小龙”中的中广核、国投电力和国华电力等50家企业递交标书135份,争夺13个光伏电站的特许经营权,期限均为25年。

8月16日,价格标揭开面纱,几乎每个项目都有十余家企业“围抢”,最冷门的内蒙古阿拉善项目,也有7家公司竞标。同时,逾65%的报价集中在每度0.9-1.2元的区间,而平均报价降至1.036元/千瓦时,较“敦煌项目”的1.354元下调23.5%。

“我以为,地板价也不过九毛上下,但第一轮唱标时,我就听到了一个八毛六。更不可思议的是,随后每轮唱标,竟然都有好几个七八毛的超低价。”一位参与竞标的地方发电集团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曝光的报价表显示,所有项目的最低价均跌破1元/千瓦时,最高不过0.9907元/千瓦时,最低0.7288元/千瓦时,由同属中电投集团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和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竞标青海共和30兆瓦项目和新疆和田20兆瓦项目时报出。

此外,逾七成的最低报价降至0.85元以内。根据招标文件,若上网电价与技术方案报告、财务评价报告一致,报价最低者即为中标方。然而,2008年8月14日,发改委核定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及上海崇明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则高达4元/千瓦时。两年时间,78.8%的直线降幅让业界一片哗然。

“价低者得标,有待商榷,至少还得请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一来保证项目质量,二来保护合理利润。” 专攻能源转换与光伏物理的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沈辉告诉时代周报,以国内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准,1元/千瓦时的价格才算“凑合”,而且,仅限于阳光资源丰富的西部。

事实上,去年4月28日,无锡尚德、英利集团等13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厂商曾联名通过“推动光伏发电‘一元工程’建设倡议书”,希望力争在2012年将光伏发电的成本降至1元/千瓦时。由于此次竞标的所有项目将于2012年建成使用,接近1元的报价显然更为业内认同。

同时,目前多晶硅凶猛的价格涨势也注解了“七八毛”的离谱。截至8月中旬,多晶硅的现货价格已突破50万元/吨,较5月初高涨30%。受此影响,近两月来,光伏发电组件普遍提价15%。长江证券的一位新能源分析师据此推算,“有赚头”的上网电价已接近1.2元/千瓦时。

对此,措手不及的监管部门多花了数天权衡利弊,以致未能如期公布中标结果。然而,8月31日,《中国证券报》率先获得消息,发改委已经核准,所有项目均以最低价中标。一片怀疑声中,光伏上网电价“被”跨入了1元内新纪元。[page]

央企威猛

“筛去央企,让民企竞标,就不是这个数字。”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对“七八毛”的地板价并不意外,因为,所谓的竞价无非是“不怕亏”的电力央企之间的“数字游戏”。

“就是一场‘五虎将’与‘四小龙’的搏杀,甘肃、宁夏等地方国资也卷入其中。但英利控股、无锡尚德等知名民企却通通缺席。”上述地方发电集团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

此轮竞标,八成以上的参与者为大型电力央企或其下属公司。敦煌项目的中标方中广核参与了全部13个项目的角逐,而“五虎将”之一的中电投报出了7个项目的最低价。此外,国电集团为了争夺最热门的内蒙古包头项目,发动了旗下该区域的全部4家子公司,加上母公司,共上交5个报价方案。

依最低价情况推测,除中电投收入囊中的7项外,华能集团和国电集团将以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分别收获两个项目。剩余两项,则由国有独资的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地方国企包头鲁能白云鄂博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各分一席。

相较之下,仅有的几股民资力量,如浙江正泰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盛光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不仅无一斩获,甚至在首轮技术标中即遭出局。

央企的低价完胜,引起了业界对于成本核算的好奇。中电投曾解释过“七八毛”是如何产生的:一、不用银行贷款,省去利息成本;二、任何管理费用和电力接入费用不计;三、内部收益率主动降至5%。

但是目前,8%的收益率是光伏行业的普遍标准,而中电投敢于缩减,在于其全部使用自有资金,否则,收益只够支付银行利息。

“央企压价的‘杀手锏’就是亏得起。”林伯强教授告诉时代周报,一方面,太阳能电站一般要等到建成的第十六七年才能盈利,央企较民企更具财力与耐力。另一方面,光伏占央企产品的比重较低,目前的地板价即便亏损也可由其他产品弥补,民企则不行。

而中标之后,林伯强认为,央企一来能“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二来则为长期的能源战略谋篇布局。此外,五大发电集团均背负清洁能源指标,新的火电项目必须与再生能源指标配套,这一政治任务亦督促“五虎将”不惜血本竞标。[page]

游戏规则

“其实,我们也不必抨击央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向时代周报透露,早在竞标之前,能源主管部门就曾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放出风声,嫌光电价格太贵,即便降到1元/千瓦时还是太贵,七八毛才合适。

而从本次竞标要求来看,主管部门设下的高门槛直接扼杀了民企参与的可能性。依据规定,竞标公司需为每个标的缴纳500万元保证金,抵押时长14 个月,而且,公司必须具备10%的项目资本金,并在公司融资方案中保证30%的自有资金。由此估算,竞标公司申报一个项目至少需自有资金1.33亿元。

“现阶段,光伏发电是政策主导的事业,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政府让央企作投资者,以便更好地由自己主导,这一点并不应该被过多指责。” 对于政府授意央企低价拿标的说法,孟宪淦说。

目前,世界各国的新能源下游产业都处于政府导向阶段,而且,由于成本高企等因素,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策将是整个产业的主导因素。

以西班牙为例,2008年,该国光伏装机容量高达2511兆瓦,但当政府宣布削减财政补贴后,2009年的实际装机容量立刻萎缩至不到200兆瓦,足见政策威力。

而在中国,财政补贴亦是政府考虑的重要议题。孟宪淦告诉时代周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但是,如果压力过重,政府也无力承受。

根据拟议中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到2020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攀升至1.5亿千瓦,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光电贵意味政府要多贴钱。如果现在不压价,等到装机容量上来,这么多财政补贴,政府找谁要?”在孟宪淦看来,央企之举,一定意义上,甚至是为国家担责,唯一的问题是政府把价钱压得猛了一些。

按国际市场的执行情况估算,光电价格的合理降幅为每年5%-10%。例如德国计划实现上网电价1元人民币/1千瓦时的时间是2016年,其他欧洲国家以及日本也将时间节点设在了2017年前后,但在中国,则被提前至2012年。

对此,孟宪淦认为,压低电价的深意在于借此调控市场,避免投资过热、产能过剩。从当下实践来看,有些地方政府“过于激进”,提出“风电三峡”、“中国太阳城”等计划,不断上马新能源项目,极易造成重复建设。

事实上,去年中,一直狂飙突进的光伏产业就得到了首个“黄牌警告”。随后,发改委出台专项文件,认为该产业应控制产能,合理健康发展。尽管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其降温不少,但今年以来,旺盛的国际需求使得中游的光伏组件产业重新成为淘金热点。

“上网电价定得低,没有核心技术、管理落后的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而有能力降低光伏组件生产成本的优质品牌企业则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样的洗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有益的。”孟宪淦分析。

民资再战

央企未进入之前,在新能源领域的开拓过程中,民营企业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而此次厮杀中,民企梯队集体惨败,但他们似乎不以为意。江苏常州一家光伏生产商告诉时代周报,由于他们80%的订单来自国外,国内市场是否启动对其影响不大。

而今年,由于德国预备下调光伏补贴,为搭乘政策末班车,大批光伏工程商抢着修建电站。为此,去年还为亏损发愁的国内光伏组件商半年来接订单接到手软,已无暇顾及国内“内讧”。

然而,随着西班牙、德国先后提高光伏补贴门槛,欧洲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已逐渐趋向饱和,不少欧洲企业已将投资目光转向中国,光伏民企的处境不容乐观。林伯强告诉时代周报,一方面,海外市场在萎缩;另一方面,本土市场尚未打开,甚至可能遭遇欧洲企业的挑战。

7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其中指出,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建设。但林伯强认为,解决垄断的最有效方法是让民资进入光伏产业上、中、下游的所有环节。

“如果民企能够不断革新技术,降低成本,等到标杆电价推出,绝对有机会在下游市场与央企再战。”国信证券一位分析师预测说。只是,标杆电价的诞生不知还需经历多少场特许权招标,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则打趣说,这一命脉若能在“十二五”内打通,就已“谢天谢地”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