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德国原定今年4月1日起的光伏上网电价补贴下调将延后,预计7月1日以后才会实施。对此,省内不少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如释重负。
厂商何以如此重视德国今年的新能源政策变动?原因之一,德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去年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40%多。省内主要光伏组件企业的市场构成中,德国都是第一位,占据到了40%以上。原因之二,此次光伏发电补贴(英文名Feed-inTariffs,简称 FIT)的下降幅度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原定方案为:4月份起,屋顶系统的上网电价下调16%;7月份起,不同地面系统则将下调11%、15%,甚至全部取消。如果今年该国全年光伏安装总量超过3000兆瓦,则进一步下调补贴。此政策一旦实施,德国国内对光伏电站的投资势必大幅减少。作为该国光伏组件的主要供应商群体,我省光伏企业将直接面临销量萎缩、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
在欧洲,法国已经先于德国大幅下调了光伏电价补贴,另一光伏发电大国意大利则计划于明年将光伏电价补贴降低20%。
德国光伏电价补贴的下降,看似还有一个季度的缓冲时间,其实已迫在眉睫。作为世界最大光伏平板电池及其组件制造地区,我省产量已占据全球一半左右,90%以上出口,50%以上销往欧洲,对于海外市场的风吹草动都极其敏感。这一欧洲新能源政策变化对江苏而言意味着什么?
对江苏省企业影响
在欧洲光伏电价政策变化的阴影下,省内光伏组件企业现状及未来如何?一些分析认为,国内业界短期利好,中长期利空。
影响实际已经显现。据记者了解,从短期看,今年以来,我省所有厂商的产能几乎都已饱和。无锡尚德、苏州阿特斯等大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三季度。江阴浚鑫去年9月的订单还不足,目前已经满负荷生产。更多中小企业的产能远远跟不上订单需求,已开始上马新生产线。邻省浙江的光伏组件产量也在大幅上升,很多企业春节也未休息。
仔细分析,短期订单的猛增与欧洲国家陆续公布削减光伏发电补贴时间表紧密相关。自去年下半年传出德、法政府将加大削减电价补贴的消息以来,为了赶搭优惠政策的“末班车”,投资商纷纷加快了在德国、法国的光伏电站建设计划。由于下降幅度史无前例,这轮抢建风潮也就格外迅猛,其连锁反应就是集中大批抢购光伏电池组件。因此,去年三季度以来我省企业发货量不断大幅增长,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的欧洲市场需求,不可能持久。
苏州阿特斯市场部高级总监张含冰指出,欧洲国家补贴的下调首先会打击其国内光伏组件企业,西欧光伏市场的增长将明显放缓。另外,从目前趋势看,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小幅升值的可能在加大,这意味着国内劳动力、原料采购成本的上升。目前上游硅原料供应饱和,已开始出现涨价迹象,近几个月,硅切片现货最大涨幅已接近10%。
下游成品价格即将下降,上游原料、用工成本却已上升,刚刚度过金融危机的我省光伏企业无疑将承受巨大市场压力。
德国新政根源何在?
投资银行界分析认为,欧洲国家这一轮削减补贴,首先是由于光伏发电设备价格大幅下降,欧洲的光伏发电业已经有了足够大的利润空间。专家指出,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至今,欧洲市场的光伏电池组件价格至少下降了40%,每瓦造价由2欧元以上降到了1.2-1.3欧元左右。也就是说,光伏电站投资商的利润空间增加了40%以上。所以,即使未来补贴真的下降了15%以上,投资的利润仍可观。
德国现行的太阳能补助案是去年元旦才开始实施的,比较原《可再生能源法》法案,FIT年降幅已经加大。时隔不过一年,德国政府再度大幅调低补贴,幅度是2008年以前的5倍以上!因为补贴政策,近年欧洲国家的光伏发电规模迅猛扩大,市场已接近饱和。以德国为例,2004年开始补贴后,光伏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600兆瓦猛增到2009年的2100兆瓦以上,今年很可能超过3000兆瓦,年均增长逾30%!所以,西欧国家抑制光伏发电过快增长的态度已经极其鲜明。
命运之钥:自主创新
随着欧洲市场补贴的持续降低,海外光伏企业来华设厂的积极性在加大,产业转移已经开始。德国公布削减补贴议案不久,德国奥德散公司即宣布在北京合资设厂生产太阳能电池和模块。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已于去年10月启用位于西安的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日本夏普公司也正在寻找合适地点建设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海外企业一旦也拥有了相对低廉的国内劳动力,携资金、经验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省内企业又将何以竞争?
假如欧洲市场的光伏电池组件价格与电价补贴同步下调,下降15%以上,要保证足够利润,只有进一步降低成本。吕锦标表示:假如未来高品质硅片供不应求的局面持续,江苏中能不排除涨价的可能。上游原料、用工价格日益刚性的局面下,如何降低成本?答案只有一个:自主创新,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管理方式。
苏州阿特斯的张含冰承认,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其实还有下降的空间,某些企业已经达到了1欧元/瓦的水平。很多台湾企业为欧美企业代工,依然有不菲利润,更多依靠的是精细化的管理。
江苏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直言,欧洲光伏电价补贴大幅下降即将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负面反应将接踵而来,压力能否转化为动力,就看企业是否具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又如何创新。
每一次的瓶颈,都是新一轮的机遇。江苏光伏企业未来几年胜负如何,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脱颖而出,首先要看如何面对这次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