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多晶硅陷入亏损 多家企业押注薄膜电池

   2010-03-23 生意社
65
核心提示:曾疯狂一时的多晶硅行业还在遭受阵痛,另一新领域——薄膜太阳能已开始受到资本追捧。3月19日,一座耗资12亿元的非晶硅薄膜太阳

曾疯狂一时的多晶硅行业还在遭受阵痛,另一新领域——薄膜太阳能已开始受到资本追捧。3月19日,一座耗资12亿元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生产基地将在四川省成都双流县奠基。

“相比多晶硅,后者在本钱、技术、环保等方面都占上风。”日前,成都旭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副部长程道振表示,按照计划,双流生产基地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然而,薄膜太阳能电池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多晶硅?尽管业界对此看法不一,但据统计,已有多家企业计划在四川共投资230亿元建设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多晶硅陷入行业性亏损

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多晶硅价格便从最高近500美元/公斤跌到了50美元/公斤,在经历了半年多的盘整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多晶硅企业并未盼来行业的春天。“春节前多晶硅价格已经跌破了50美元/公斤,现在大家都处于亏损状态。”日前,四川某多晶硅厂副总经理表示,以四川多晶硅厂家的出产规模、技术来看,多数厂家的出产本钱还高于50美元/公斤,“现在这情形,大家能怎么办?只有熬,想方设法降成本。”

截至去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的超过50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产能将超过23万吨。仅四川省多晶硅产能就达1.4万吨,而全国多晶硅需求量仅在3万吨左右。

关于多晶硅是否过剩的问题曾引起多方争论。去年9月26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正式发布通知,控制部门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多晶硅”第一次被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行业,并被定位为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

“因为技术制约,国内多晶硅企业目前只能出产产业级的粗硅产品,出口后经由国外技术加工,再返销国内。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拿去了。”四川省新能源促进会一位负责人说。

今年2月,因拖累业绩,通威股份剥离了旗下的多晶硅业务板块。四川已有部门多晶硅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新光硅业、天威新能源等公司则加紧完善整个工业链,以降低成本。

行业低迷之际,当初曾欲在多晶硅行业大赚一把的企业也投身薄膜太阳能领域。据了解,天威保变、无锡尚德等公司都已投下巨资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台湾联电本月也公布投资25亿元建设亚洲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发电厂。

多家企业押注薄膜电池

这两天,旭双太阳能公司正大肆招兵买马。“公司经由了一年多时间的考察,最终决定投向薄膜太阳能电池。”有多年太阳能领域从业经验的程道振显得颇有决心,这是公司在全国布局的第一个点,接着还会在通辽、牡丹江建设工厂,“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已成为公司重点打造的业务板块。”

资料显示,旭双太阳能由成都工投、成都西航港建投、河北东旭投资集团、北京泰轶斯太阳能四家公司合资设立,其中,东旭投资集团和泰轶斯太阳能合计持有51%股份。

程道振说,双流项目总规划用地400亩,一期总投资12亿元,欲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两条总计60MW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去年,我国将建设世界最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厂的橄榄枝抛给了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该公司恰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领导者。

民族证券高级分析师付彩霞说,薄膜太阳能电池适合大规模建设、城市民用建筑使用,但因目前多晶硅价格下跌较快,两者成本上相差不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不到10%,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在18%以上。

目前,国内很多资金都在投向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在四川,包括旭双太阳能在内已参与薄膜太阳能领域的总投资超过230亿元。

长期关注新能源领域的联合国产业发展组织首席代表罗珦则认为,由于新能源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只能是过渡产品,现在国外已有新型的太阳能技术崛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