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在2009年仍然保持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近日举行的“2010中国(常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暨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巡视员王勃华这样对记者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光伏产业经受住了考验,不仅在生产规模上继续保持全球首位,而且产业链的建设也日趋完善。
产业体系渐趋完备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制造业的大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在本次光伏年会的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中国大陆多晶硅产量超过了2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4000MW,连续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第一大国。”
记者了解到,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0.5GW,中国的产量大约相当于全球总产量的四成。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光伏制造企业中,中国企业也占据了4席。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在生产规模上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同时,中国企业在技术、产品品质和品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光伏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告诉记者,2005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仅为80吨;到2008年,年产量已达到4300吨;2009年更是突破2万吨。与此同时,多晶硅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产品品质也持续提升。据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介绍,该公司每千克多晶硅生产成本已接近30美元,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随着多晶硅品质的提升,在2010年,该公司的部分产品将达到电子级。
太阳能电池和材料产业的快速扩张直接刺激了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所长唐景庭介绍,目前,该所已能够向电池生产厂提供除多晶硅提炼和组件封装之外的全系列光伏装备,并且整条生产线售价仅相当于进口设备的35%。
国产装备的品质也不输于进口设备,日前,一家国内知名的多晶硅材料制造企业出示了一份多晶硅铸锭炉的评估报告,该报告将两家国内企业的多晶硅铸锭炉和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际知名品牌铸锭炉进行了比较,评估结果显示,国内企业精功科技的铸锭炉在铸锭成品率、生长周期和耗能等方面都优于国外品牌。
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长三角、华北、中原等几大产业聚集区,这些地区的很多城市因此而受益。以常州市为例,该市拥有规模以上的光伏企业30多家,产品涵盖拉晶、切片、电池、组件、系统安装及光伏设备制造等各个环节,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据常州市副市长朱锐介绍,2009年常州市光伏产业的销售收入已达到160亿元;计划到2011年,常州将拥有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到200亿元的企业1家,50亿元到100亿元的企业10家。
盛况之下仍有隐忧
不过,在中国光伏产业“红红火火”的氛围之下,我们也不能忽视潜藏其中的问题。王勃华表示,多晶硅产业出现的投资过热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他说:“我们已经建成的项目设计产能为4万多吨,在建项目设计产能为6万多吨,虽然在建项目的设计产能包含了准备分步实施的多期工程的目标,但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大量项目继续集中开工建设,未来必将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
与此同时,我国光伏产业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还不完备,在本次光伏年会上,王勃华以材料和设备为例向与会人士阐述了他的观点:“在多晶硅领域,产品质量和成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领域,一些高端设备仍然还需要进口;在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主要生产设备和国外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在市场方面,中国光伏产业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竞争压力。我国光伏电池90%以上出口国外。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使得我们随时都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空气化工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电子部总经理段定夫表示,在今年下半年,部分欧洲国家下调了对光伏发电的收购价格,以及由希腊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会对整个欧洲的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欧元也在不断贬值,这对于严重依赖欧洲市场的光伏企业来说是不利的因素。“标准化建设的严重滞后也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王勃华说,“比如,我们的多晶硅生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和环保标准,我们的光伏产品和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也落后于市场的发展,我们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也还不完善。另外,我们的光伏产业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自律性不强,这也影响了我们的产业可持续发展。”
团结协作谋求共赢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光伏业界对于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呼声越来越高,成立产业联盟已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的指导和积极推动下,由22家单位发起的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在本次光伏年会上正式成立。这22家单位涵盖了多晶硅及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应用系统及专用设备在内的产业链骨干企业,在行业内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极高的影响力。王勃华副巡视员成为联盟的首任秘书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产业形势变化的影响,我国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了调整发展阶段。如何引导多晶硅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推动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促进光伏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等问题,成为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肖华司长表示,“为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光伏行业的合作交流与协作,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成立是顺应新的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将为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搭建公共平台,有利于推动产业上下游的协作,加强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有利于促进产业的推广宣传和政策沟通,共同应对国际产业竞争。”
中国光伏企业对产业联盟的成立也充满期待。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已是全球光伏制造大国,但国内同行业之间还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成立有利于规范行业秩序,让企业有序地参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建设;同时,联盟也将集思广益,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另外,借助产业联盟这个平台,企业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