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伏企业扩产寻出路 行业展会显生机

   2011-04-22 中国能源网
48
核心提示:(展会联系人肖梅 13411167526)【中国能源网讯】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人类对核电的反思,本该迎来日本光伏产业转机,岂

(展会联系人肖梅 13411167526)

【中国能源网讯】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人类对核电的反思,本该迎来日本光伏产业转机,岂料地震强震日本光伏市场。之前就有各大消息相继报道,日本9.0级地震和之后接连不断的余震,已经导致日本的三洋、京瓷、夏普等大部分光伏界龙头企业的工厂处于停产状态,并且短期内未有恢复生产的迹象。

截至4月底,不止数十家企业向笔者透露,由于地震毁灭性的影响将导致许多日本光伏厂家至少两个月内无法恢复生产,无法按时交货,欧洲投资者不得不撕毁协议,导致很多日本本土厂家已经流失大量欧洲订单。

中国渴望欧洲市场大施拳脚  被惨泼冷水

对于日本光伏业“出意外”造成的欧洲市场空缺,将由谁来填补?多数人认为:本来在欧洲市场占有60%明显优势的中国光伏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顺势而上是毫无疑问的。岂料事与愿违, 2011年3月,当中国光伏企业抡袖渴望在欧洲市场大施拳脚之际,欧洲政府猛然下调光伏补贴,极力下压中国出口至本地的产品价格。行业内价格杀得血流成河,临时抽单、暂停出货见怪不怪。4月状况难见改善,欧洲光伏市场已面临旺季度不旺的市况。原本以为将迎来新季度欧洲市场大改观,谁料中国光伏业被惨泼了冷水?!

中国光伏业遭冷遇 披荆斩棘以扩产探新路

至今,太阳能市场气氛观望,现货报价持续溜滑梯,面对降价风波,国内很多以出口为主的光伏组件生产厂商难以接受瞬时报价下降的欧洲订单,结果订单量直线下滑,面临停产危机。经历了这样的大悲大喜,中国光伏开始清醒:长期依附欧洲市场,市场单一,致使价格和原料长期受制于外。早几年,行业先见者早已开始准备跳出欧洲市场,转移至全球其它地域。美洲开发银行行长路易斯o阿尔贝托o莫雷诺预计,到2030年,拉美地区的能源需求将增长50%。而目前,作为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正有望成为拉美地区新能源市场的“主角”,拉美对中国光伏企业具有强劲的引力。同时期,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启光伏发展新篇章;各省市光伏产业炙手可热;广东政府更是重金扶持光伏产业......光伏市场即将爆发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国内光伏产业也开始遍地开花,形势大好。中国光伏企业的"情有独钟"已不仅仅锁定欧洲。

面对这种情形,对于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寻求扩产业内早已有耳闻,本以为是欧洲市场的刺激作用导致,但就目前来看,企业以扩产降成本来应对欧洲价格冷锋只是因素之一。借助扩产转机,迎接前所未有的全球光伏发展机遇,才是重中之重。

借力企业扩产 光伏行业展会显生机

光伏企业扩产,势必将面临开拓新市场的压力。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寻找最有效直接的市场突破口?在展会经济盛行的21世纪,无疑,行业展会已经成为当下企业极力推崇的最直接有效的宣传渠道。有关会展经济行业分析专家预测"21世纪初期,光伏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产业的推动必将带动光伏企业参展热。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光伏行业展会短期内难以超越国际品牌光伏展,尤其是欧美地区。但是国内展会如果及时抓住了当下行业发展热潮这一难得机遇,就向国际品牌展会跨进了一大步。

PV Guangzhou2011铸造全球光伏视窗

以此为例,一直被称为"亚洲光伏业首要展示平台"的"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居于中国会展经济的翘楚之地--广州。此展会风雨兼程数载,及时满足了光伏企业进入新市场跳板的时代需要。它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主办方看到了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及时出击,斥重金与媒体合作致力于展会品牌推广,同时竭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专业的服务,专注专心成就国际品牌的光伏盛会。

呕心沥血三年,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历届的成功举办,已经赢得了业界人士的充分信任,2011年更是盛况空前。据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组委会招展部透露,在展会尚未启动之际,许多企业在2010年12月前计划参加PV Guangzhou2011。笔者了解到,截止2011年4月21日已参展企业数已达200家,初步预计本届将突破1300个展位,30000平米的规模。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有望成为本年度最具"人气"的光伏行业展会,万人空巷,成就光伏业崛起的全球视窗--中国人自己铸造的国际展示平台,并跻身国际品牌展览之列。

由广州光伏展可以看出,借光伏企业扩产迎全球光伏高潮之机,间接造成的行业展会热的经济现象已经十分明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