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高科技“发威” 下雨天同样能用上太阳能

   2010-06-23 四川在线
54
核心提示:成都-凉山跨区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6月18日傍晚,细雨霏霏,乌云密布,屋内光线渐渐暗了起来,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村民李尔夫

成都-凉山跨区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

6月18日傍晚,细雨霏霏,乌云密布,屋内光线渐渐暗了起来,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村民李尔夫“啪”地拉亮电灯,屋内顿时大放光明。“我们用的是最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李尔夫颇为得意地说。

“下雨天也能用太阳能?”原来,这里村民用的是光伏户用电源,通过SKN300-12控制逆变一体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用蓄电池储存起来,最少可保证8小时以上的照明用电。

2010年1月28日,凉山州正式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保定天威集团赠送凉山州西昌市的50套光伏户用电源于今年春节前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运行。首批示范工程位于大箐乡和马鞍乡边远山区尚未通电地区。

李尔夫和村民们能用上这样的电能,得益于去年的成都——凉山区域合作。

新能源项目签约248亿元

凉山州拥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三大新能源资源优势,这为凉山的新能源应用提供了条件。

去年6月,成都——凉山区域合作联席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太阳能产业的资源合作开发使两地有了共同认知:双流县和西昌市签署《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制造与应用示范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力争打造西部最大新能源应用示范基地。成凉区域合作的新能源开发中,保定天威集团、北京京东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等3家国内知名企业将在凉山大手笔绘制新能源蓝图。截至2010年5月,西昌市新能源项目签约金额已达248亿元。

20台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设备矗立在邛海边,银色的聚光展板跟随太阳方向缓缓移动。6月19日,记者在西昌市邛海边看到,已于2008年5月建成的国内最大MW级太阳能聚光型并网示范电站一期工程主体运转正常。

据了解,目前西昌市已启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以新能源示范应用为起点,以技术研发为支撑,以重点企业为载体,重大项目为抓手,培育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核心部件制造业,推进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生物质能源成支柱产业

凉山州幅员面积辽阔,适宜小桐子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空间巨大。“现在凉山已有小桐子60多万亩,每年小桐子果实采集量达8400余吨。”6月17日,凉山州林业局副局长杨洪彬告诉记者。

近年来,四川省林科院、川大生命科学院、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和州林科所等科研院所,对凉山小桐子树种的栽培、良种选育、快速繁殖、集约经营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与示范,初步形成了良种培育、集约经营与管理等配套技术,为建立小桐子能源林基地奠定了基础。

凉山得天独厚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吸引了中石油的目光。2007年,中石油公司分别与凉山和攀枝花签署了小桐子产业开发框架协议,确定了四川省与中石油合作建设500万亩小桐子能源林骨干基地方案,其中,凉山州320万亩、攀枝花市180万亩。

根据协议,凉山州在2007年和2008年完成了19万亩小桐子造林的建设任务,通过了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和中石油联合进行的国家级检查验收。至此,凉山州欲把小桐子生物质能源产业培育成继水电、烟草、蚕桑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把凉山建成全国重要的小桐子生物质能源基地。

目前,凉山州已成立了以州政府州长为组长,两位副州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完成了全州小桐子资源情况详查并编制了《凉山州生物质能源林培育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和《凉山州小桐子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发展沼气促进节能减排

5月24日,凉山州会理德林养殖场配套沼气发电工程顺利竣工投产发电,日产沼气1000立方米以上,可装机150千瓦。该工程竣工后,通过管网将为附近农户的2500亩农田提供优质、无害有机肥,并消除养殖场的面源污染,还将解决养殖场用电及周边500户村民的照明问题,年节约能耗500吨标煤。


据介绍,目前凉山州已建设沼气池245284口,普及率达到农户总数的38%,开发和节约的再生能源相当于18.1万吨标煤。全州农村能源建设总量每年能保护320万亩森林免受樵采,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地保障“天保”退耕还林和“长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成果,防止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每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920吨。

根据凉山州“十二五”农村能源规划,凉山将每年新建3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五年实施15万口;在二半山和高寒山区不适宜建沼气池的地区推广生物质炉,每年推广3000台,五年实施1.5万台;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15处,每年推广3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万平方米,每年推广1万平方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