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0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沅陵召开,光热发电成为与会人士探讨的热点话题。从“国内首个光热发电项目鄂尔多斯50MW工程将于8月招标”到“亚洲首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在北京延庆兴建”,光热发电高调开闸,与光伏发电形成竞争,将成为下一个新兴能源投资新蓝海。“目前国外的光热电站已有数十万千瓦建成运行,而国内光热发电还处在兆瓦级示范阶段。之所以与光伏电站相差这么多,技术、成本、政策三大问题不可小觑。”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文明表示。
加快技术升级是关键
中国2007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太阳能光热发电总容量达到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2万千瓦;到2020年,太阳能热发电总容量达到20万千瓦,将与光伏发电相当。然而,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签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已达140万千瓦,而太阳能热发电还没有形成市场,两者形成巨大反差。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从太阳能热发电发展战略来看,提升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升级速度,才能为太阳能光热发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是聚光集热装置及反射镜传动和跟踪系统,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企业掌握相关技术及设备制造能力。
力诺瑞特总经理申文明指出:“在系统技术上,太阳能光热产业必须要走中高温路线。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中温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研制成功,突破了2010年欧洲太阳能会议上欧洲专家所说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集热器120摄氏度的热利用极限,极大地拓展了太阳能光热的应用领域。而公司下一步研制推广的高温集热系统集热温度达300-500摄氏度,将为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8月24日,目前世界上可生产用槽式热接收器太阳能发电的两家公司之一的德国SIEMENS CSP LTD,与力诺就今后一个时期高硼硅玻璃管等供货情况进行了沟通,并重点了解了光热发电产业及玻璃生产行业。双方将进一步加深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以提升技术共同推动光热发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切取决于降低成本
中国近年在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塔式、槽式和碟式系统均有示范项目建设中。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从技术源的成功,到最后在全球普遍使用,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过,实现太阳能光热转换的聚光接收器能否做到高效率、低成本,是太阳能热发电能否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据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杨勇平介绍,美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在光热发电技术产业化方面推进的速度非常快,目前,太阳能光热发电在全球已运行装机容量近70万KW,在建的近100万KW,西班牙规划在2012年以前建成180万KW,美国也提出了宏伟计划,在最近几年规划建设480万KW的项目,其中320万KW已签订建设合同。“我国的光热产业近几年也开始蓬勃发展,但太阳能热发电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惑和挑战是成本!”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文明分析道,“太阳能发电单位投资如果在5万元/KW以上,这种高投资是难以推广的,市场是看不见的;如果说能够降到3万元/KW,则市场开始出现,如果再降到1.5万元/KW,它的市场将是非常大的,再降到1万元/KW,那么其市场就不可估量。”因此,他认为实现大规模太阳能光热发电必须突破太阳能热发电中的效率低、成本高这两个瓶颈。
技术进步、规模化应用和市场竞争,可以使发电成本逐渐下降。目前产业处于启动期,国内厂商前期生产装备投入较大,随着项目的逐步增加,设备价格有较大下降空间,未来有望将投资成本控制在1万元/KW以内,对应电价能够接近目前的风电水平。
“据欧美国家预计,15年至20年之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将接近煤电成本。”申文明说:“光热发电遵循着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规律。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规模是1000兆瓦,规模达到1000兆瓦的光热电站发电成本能降低到0.7到0.8元每千瓦时。光热发电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前期投入非常大,像1000兆瓦规模的需要200亿的前期投资,这是很多企业难以承受的。”
政策滞后效应亟需破解
而今,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太阳能发电的电价还没有确定下来,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发展,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结果是产业制造发展很快,但应用市场发展很慢,对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相关人士认为,现在是到了决策和规划部门真正下决心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时候了。虽然政府也正对太阳能发电正在进行招标,希望找到合理的电价定位,但税收、补贴等相关措施也应尽快提上日程。
“太阳能光热发电要健康发展,国家政策很重要,上网电价及政府补贴政策一定要出台。”申文明认为,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完全可以效仿光伏及风电产业的发展路线图。
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与企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鲍云表示,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如果能够在政策导向、税收等方面给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将大大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