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伏基地攀枝花接两会东风发邀请

   2012-03-06 solarF阳光网
87
核心提示: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所有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北京。3月3日,四川光伏产业基地攀枝花推介会在北京举办,向全国全世界展示攀枝花元素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所有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北京。3月3日,四川光伏产业基地攀枝花推介会在北京举办,向全国全世界展示攀枝花元素,乘着两会的东风让光伏产业基地攀枝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座以花命名的城市正式发出邀请,“到中国阳光花城来安家。”

攀枝花资源富集匹配天成

攀枝花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川滇交界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北距成都749公里,南距昆明351公里,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这里历史厚重文化独特,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新中国“三线建设”的重镇。

攀枝花矿产资源得天独厚,是“富甲天下的聚宝盆”。已发现矿藏76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9种。钒钛磁铁矿最为富集,保有储量达67亿吨。同时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珍稀物种的大宝库,特别是森林覆盖率达59%以上,有世界最大的原始苏铁林。作为国家重点水电开发基地,攀枝花水能资源也潜力巨大,境内有大小河流95条,年过境径流量1102亿立方米。

由于气候资源独具特色,攀枝花还是国家重要的农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色彩缤纷,景致怡人,被赞誉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这也造就了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既有群山林海高峡平湖溶洞石林天然温泉共存一地的自然景观,布局奇巧风光独特的城市景观,也有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特色的人文景观,还有以攀钢大型联合企业和二滩水电站为标志的工业景观。

不毛之地如今已换新颜经过47年的开发建设,攀枝花已由昔日的不毛之地成长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人均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人民防空先进市民族团结先进市,并作为全国唯一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城市,跻身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工业经济方面,建成了攀钢攀煤二滩电站钢城集团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了钒钛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全市工业化率达到69.6%,成为全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世界第二大的钒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钒钛钢生产基地。特色农业也初具规模,基本建成特色水果早春蔬菜畜牧水产优质烤烟和林业生物五大特色农业基地。

同时,攀枝花城市功能也日趋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80万,基本形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框架。目前当地正积极规划建设花城新区,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建成一个总面积60平方公里可承载人口35万的现代化新型城区。整个城市的社会事业也取得了协调发展的好局面。

花城阳光要与海南争锋

“当前,攀枝花又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在推介会上说,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把攀西地区列为重点能源资源富集区,提出要重点建设攀西钢铁钒钛加工基地。同时四川省突出南向发展,提出要把攀枝花建设成为省际商贸和物流中心次级综合交通枢纽阳光度假旅游区二级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培育成百万人口特大城市。“面对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大好机遇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形势,我们正立足攀枝花发展实际和发展需要,积极完善思路创新举措,全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内陆山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谈到今后一个时期将要大力实施的三个加快建设,刘成鸣介绍,将紧紧依托资源优势使钒钛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国际领先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促进攀枝花跨越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川滇交界的地缘优势,北承成渝经济圈,南接云南桥头堡,大力推进交通枢纽建设和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建设,着力把攀枝花建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省际物流中心和四川通向东南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地。据悉,目前,与攀枝花密切相关的“两高两铁一水”建设,即丽攀高速公路攀宜沿江高速公路成昆铁路新线丽攀遵铁路和金沙江航道,正在加快推进之中。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攀枝花必将重拾旧时“南丝绸之路”枢纽与重镇的荣耀。

特别是三个加快中的中国阳光花城建设,刘成鸣表示,将紧紧依托山地城市特征和亚热带气候特点,突出阳光和花卉两大要素,大力推进城市转型和环境改善,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突出打造全国著名的阳光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我们的目标定位就是要与海南争锋与三亚媲美:海南有阳光沙滩,我们有阳光山川;海南有生猛海鲜,我们有山珍河鲜。孝敬爸妈,请到攀枝花,最好是来安个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