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须谨防四大风险

   2010-12-23 科学时报
57
核心提示:近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称:多晶硅不仅从未过剩,而且一直供不应求

近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称:“多晶硅不仅从未过剩,而且一直供不应求。”这一来自行业权威人士的言论,与去年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国多晶硅“产能明显过剩”的结论大相径庭,很可能由此而推动新一轮光伏产业产能的扩张。为此,笔者提醒光伏产业界应透视需求旺盛表象掩盖下的暗涌,注意防范4个方面的风险。

一 市场在外的风险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虽晚,但后来居上,现已跃居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之位,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赢得了“世界光伏看中国”的美誉,此乃产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但突出的问题是95%的市场集中在欧美。风云变幻的贸易政策和经济形势,使光伏产品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曾使光伏产品的销量和价格骤降;美国正在发起对我“301”调查,标志贸易保护和反倾销制裁的大棒已横空抡起;欧美国家对太阳能电站补贴政策的动荡,也将影响光伏产品的销量。哥本哈根会议后,世界光伏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国际间博弈将更加激烈。一旦国际市场受阻,国内市场还未全面启动,我国的光伏产品将向何处去?对此,要有应对之策。

二 产能扩张的风险

我国光伏产业过去5年以产量翻8倍的高速增长。专家预测,未来5年还将以2到3倍的速度发展。中国现有上千家企业涉足生产太阳能光伏产业,有的专家用“野蛮生长”形容太阳能产业扩张势头。一般说来,适度竞争对促进产业发展是有利的,但在产品和市场均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众多的企业耗费巨资买进国外材料、设备和技术,加工同样的产品去争夺国内外十分有限的市场,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有的企业为获得订单而竞相压价,有的不计成本参与国内外电站竞标,有的甚至降低质量和环保标准以求低价销售。光伏产业原本有序发展可获得的利润,被“一哄而上”的发展方式所挤压,本来十分紧缺的人才资源被高度分割,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掣肘。有的经营者抱怨:尚未成型已经畸形,新兴产业变成微利产业。政府部门也指责如此发展“相当于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相当于倾销国外的光伏材料、设备和技术”。如果继续这种跟风式发展和产能爆发式的增长,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部分光伏投资就难以得到较高回报,有的企业甚至会因无力适应竞争而被市场淘汰。

三 技术换代的风险

我国光伏企业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基本来自欧美国家。但它们为何不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呢?有人认为是为了保护其本国资源和环境。我认为这只是因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光伏产品的技术并没有真正成熟,投入与产出还未达到平衡,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条件没有完全具备,它们的光伏产业选择了先技术后市场化的发展路径。

实际上,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从来没有放松对光伏技术的研究,都制定了本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计划,而且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太阳能发展技术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始终保持着引领新能源技术潮流的地位。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分子“模板”可控制合成材料技术,有助于制造新一代低成本高效太阳能电池。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创造了太阳能电池叠加技术,使整个太阳光谱都可用于能源生产,转换效率是传统硅太阳能电池的两倍。一旦太阳能光伏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并应用于市场,现有光伏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就可能面临更新换代的风险。

四 能耗污染的风险 

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之一,是把发展转变到“绿色发展”的轨道上来,实施“科学、绿色、低碳”的能源战略。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并不低碳”,尚德CEO称其具有“三高体征”,即: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为此,去年9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若干意见”,对多晶硅还原电耗、毒害气体回收利用率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不少企业采用技术比较落后的非闭环的所谓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能耗和环保均达不到要求。就是全球知名的英利集团也因多晶硅生产发生污染而屡遭附近居民投诉。

“绿色发展”要求我们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个产业的发展;在众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政府也不可能不计效益地扶持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由此可见,随着节能减排指标的严格施行,一些难以达到节能减排要求的光伏企业将面临兼并重组甚至淘汰的风险。

笔者提醒光伏界注意防范风险,丝毫没有看淡这一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光伏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最有希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我以为,当前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强化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不是盲目扩大产能。

笔者建议,发展光伏产业应坚持统筹规划、创新为先、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要着眼太阳能光伏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确定科学的发展路径,整合产业资源,调整产品结构,严格行业准入标准,正确把握技术、试验、示范、应用进程,保证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要把财政支持聚焦到技术创新上,加强太阳能核心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研究机构和有研究实力的龙头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努力提高产品投入产出的效费比,尽早改变“自己创造1美元产值,却替美国创造9美元产值”的现状,为我国争取长远的利益;要建立光伏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加强质量标准监测,以优良的品质赢得市场,以高效的服务树立品牌形象;要从严格行业准入和执法监督两个方面入手,落实节能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污染,做到清洁能源清洁发展,新兴能源确实低碳。通过政府、行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光伏产业实现“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要求,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电站能实现平价上网,使用太阳能光伏产品回报大于投入,就一定能像太阳能光热产品一样,“不用扬鞭自奋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市场广泛应用普及,真正开创人类的光明事业。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