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占全球的50%,可其中98%都是销往国外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着如此尴尬境遇。在昨天开幕的2010年中国(南京)国际新能源展览会上,记者获悉,针对如何让制造和应用不再“长短腿”,相关企业正在一边思考一边实践。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介绍说,2009年中国大陆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011GWp,占世界产量的37.6%,居世界首位,预计2010年将接近50%。但这些产品中98%被运往国外。
据介绍,由于光伏产业原材料和市场销售基本都在国外,这种依附性发展格局,使国内一些光伏企业仅承担了多晶硅生产中高污染、高耗能的后端生产环节。国外原料供应及技术封锁以及一波接一波的反倾销制裁,让国内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外。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指出,目前国内光伏产业出现典型的“潮涌”现象,导致在区域产业布局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同构效应”,“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和私企,在制造光伏产品例如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时,很多企业往往为了追求一时的商业利润,定价过低而不注重技术创新。”
如何使中国真正成为“光伏强国”?“我国的优势在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制造能力相对强,政府高度重视。”施正荣说,要把握这些优势,下大力气进行企业的自主创新,不能让国外垄断技术。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认为,质量是光伏产业壮大的根本,“只有精益求精的技术,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2009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前15位的电池制造商中,江苏占了5家,江苏的光伏产业呈现协调快速发展势头。“不仅是电池制造,包括周边零配件的整个生产链在江苏已经初具规模。”赵玉文说。
来自南京、无锡、常州等地的企业家们表示,目前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来临,发展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他们对于光伏产业有强烈的信心,光伏产业肯定会走出“中国制造,出口国外”的窄圈子,向国内市场全面进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