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行业变局在即 工信部重启多晶硅项目审批

   2011-06-15 中国产经新闻报
77
核心提示:准入门槛政策的落地,或令多晶硅行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6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通知称,为贯彻落实《多晶

准入门槛政策的落地,或令多晶硅行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通知称,为贯彻落实《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向各省区市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要求对首批准入申请企业的材料进行核实,并于7月15日前将审核结果及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通知披露,在相关资料提交之后,工信部还将组织专家并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申报材料复核、检查,并会同有关部委以公告形式发布符合准入条件的多晶硅企业名单。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中国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将于下月起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分析人士指出,此种做法将加速整个行业的自主发展,向国家授权生产资质的阶段过渡。与此同时,也将促成新一轮行业洗牌。

回顾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其虽然是清洁能源太阳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材料,但行业发展却始终伴随着环境、能耗方面的争议。近几年,多晶硅价格高企,利润丰厚,导致大大小小的企业一哄而上,有些企业只要经济效益,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太关注,造成多晶硅行业受人诟病的“高能耗”、“高污染”形象。

这一行业乱象曾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2009年下发的第38号文《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多晶硅作为“产能过剩”行业被点名,我国多晶硅项目审批一度处于停滞。紧接着在2011年年初,工信部等部门再度重申,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

而此番通知的下发,则意味着多晶硅项目报批的通道被重启。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的通知只是落实“准入条件”的一个步骤,真正将对行业产生影响的还是“准入条件”。

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显示,为了引导多晶硅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在能耗、环保及生产投入等多方面均提高了门槛。比如,要求2011年底前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必须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和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和99%,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等。

然而,眼下的现实是,国内的多晶硅厂商中80%都是小企业,产能普遍在几百吨的规模,这些企业在规模、能耗上大多达不到要求。业界普遍认为,如果《准入条件》中相关标准得到严格执行,那么,国内多晶硅行业必然面临一次洗牌,很多实力相对较弱的生产企业将会被挤出这个市场。

中投顾问能源首席分析师姜谦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随着准入门槛的提高,多晶硅行业将出现巨变,弱者出局,强者地位更加巩固,未来国内将出现七八家大型多晶硅企业。

无疑,随着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未来的多晶硅产业一定会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残酷的竞争,中国企业所面对的是国际巨头。无论是环保、节能还是产能规模,其最终影响的还是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只有实现了低污染、低能耗和大规模量产,企业才有可能具备与国际巨头竞争的能力。尽管如此,但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所教授崔容强此前却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强调,他始终主张以市场本身优胜劣汰的方式筛选企业,而不是设置类似“准入标准”的障碍将中小企业排除在外。因为中小企业依靠自己的技术创新研发出高效的产品也并非不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