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标准将更加完善

   2012-01-17 中国联合商报
52
核心提示: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的标准将会越来越完善。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工信部、能源局组建了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推进组,并下

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的标准将会越来越完善。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工信部、能源局组建了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推进组,并下发了《关于成立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推进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为推进组并网发电工作组组长单位,负责光伏并网发电标准化日常管理工作。

光伏并网发电有了新标准

事实上,我国光伏并网发电标准问题早就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一些太阳光伏能源系统领域的基础类标准,随后又对部分国际通用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光伏标准进行了转化,替代了原有的部分标准,而目前光伏标准的制定工作主要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进行。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也安排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研项目《光伏并网发电关键技术标准研制》。这是我国关于光伏并网发电的最新标准。

根据《光伏并网发电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国家制定了光伏并网发电国家标准14项,具体包括: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检测规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并网光伏发电逆变器技术要求与检测规程;并网光伏电站启动验收技术规范;光伏发电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控制规范;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光伏发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导则;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规范。

同时,国家还制定了光伏并网发电行业标准10项,具体包括: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技术规程;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光伏电站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技术要求;光伏发电站后评价技术规范;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透露,该科研项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以及相关各标准编写单位参与体系及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旨在透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光伏并网发电的标准体系,构建我国健全合理的光伏并网发电标准体系。

改变我国标准滞后局面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已基本形成了涵盖多晶硅材料、铸锭、拉单晶、电池片、封装、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的较完整产业链,其中中国光伏电池生产规模已居世界前列。

“但我国光伏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产业和市场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出台的光伏国家标准已有数十项,但整个产业的标准规范缺失仍超过80%。”国内某大型发电企业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光伏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page]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韦东远表示,我国由于光伏产业没有统一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机构,使得国外光伏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监测,关税也几乎为“零关税”;而我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却要经过严格的监测,并取得认证资格以后方可进入。

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说,国际光伏市场上,国外的大企业数量不是很多,但实力都很强大,大到足以制定国际标准的地步。目前的情况是国外不停地制定标准,我们跟在他们后面跑。在国际标准中我们没有发言权,老是依据国外标准,永远是被它拖着,没有自主性。

在对于启动国内市场至关重要的光伏发电领域,标准缺失也是其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障碍。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利萍认为,现在光伏国家标准里面有一些关于太阳能发电的标准,但问题是很多标准都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推荐标准。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并网发电标准只有3个,远远满足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的技术规范要求。

“光伏并网发电新标准的出台,使光伏发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了规范性、约束性标准。”上述光伏发电企业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将达不到标准、危害市场的企业排除在外,可以有效防止行业乱局,提高光伏发电的整体水平,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延伸阅读

国家电网发布风电并网研究成果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与华锐风电合作展开的针对“风电市场消纳”及“智能电网风电技术”的两项课题研究已于近日顺利完成,相关负责人表示,两项课题的研究为中国风电解决当下问题,走向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路径。

《我国风电开发布局和市场消纳研究》分析了中国重点风电开发地区的风电特性,对各级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风电消纳利用的措施,为我国合理分布风电开发布局和市场消纳提供了参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智能电网环境下风电技术发展研究》针对我国风电发展相关的智能电网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与远景,为风电制造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与保障措施,具有高度的前瞻性。

据悉,目前风电大约有30%~5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80余家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上游的零部件企业都面临价格不断走低、货款拖欠严重、质量隐患频发、政策持续收紧等不利环境,包括金风、华锐、东汽等大型风电制造企业2011年业绩都出现下滑,风机制造业的寒冬已经来临,风机制造企业将面临大洗牌。

风机脱网事故频发

2011年12月2日,国家电监会发布了《风电安全监管报告》。《报告》披露,2010年,我国发生了80起风电机组脱网事故。而到了2011年,仅前8个月,这一数字已上升至193起,而同样呈上升趋势的还有频繁发生的风电机组故障。

在电监会通报的4起典型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中,3起都发生在甘肃。2011年4月25日,受大风沙尘天气影响,甘肃嘉峪关变电站330千伏线路侧高跨龙门架跌落,造成1278台风电机组脱网。

与此同时,风机故障也频繁发生。据悉,2011年上半年,因风电机组产品质量问题,在辽宁、内蒙古、甘肃、吉林等地风电场,发生了多起风电机组机仓着火、倒塔等事故。

统计显示,风机故障主要集中在风电机组变桨系统、变频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齿轮箱、发电机、偏航系统等部位。

电监会分析认为,脱网事故之所以频频发生,与风电规划建设不够协调、风电机组的性能不满足要求、风电场设计安装及设备存在隐患、并网检测手段不足、风电场运行维护和调度管理薄弱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风电整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加之部分风电场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采用最低价中标模式,致使风电机组的单位千瓦价格持续下降。同时,部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惜使用价格较低的替代部件,造成了产品质量的下降。[page]

《报告》中,电监会明确指出,一些国产新型风电机组在缺少挂网试验和实地运行考验的情况下便投入规模化生产,导致风电机组在建设期和投运后出现各种事故,风电设备质量有待提高。

设备可靠性亟待提高

事实上,随着风电装机所占比例不断增长,风电对电网的影响已从局部配电网逐渐扩大到了主网,而一个较小的故障就可能引发电网电压的较大波动,造成大规模的风电机组脱网,导致地区电网瓦解,甚至扩大为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对此,还应从能源规划、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统筹风电规划开发、装备制造、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确保风电产业安全健康快速发展。《报告》中,电监会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首先,在国家能源规划框架内,统筹考虑风能资源、电源布局、输电网建设和市场消纳,建立风能资源开发和电网前期规划的信息沟通机制等,促进风电安全健康发展。

其次,健全国家法规体系,完善社会接纳可再生能源政策,促进风电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风电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技术标准滞后,不能满足风电安全运行需要,风电并网国家技术标准等还尚未公布,而且风电机组并网检测工作也进展缓慢。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仅有13个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13种机型通过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和功率特性测试。

对此,《报告》强调,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覆盖风电机组研发制造、规划建设、安装施工、并网检测、运行管理全过程的风电国家标准规范体系,推动风电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再次,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完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政策,全面提升风电设备制造水平。《报告》认为,应建立严格的设备制造标准和认证体系,制定风电机组定型系列化名录、配件标准名录,引导新机型规范有序研发;同时,为提高风电的整机开发设计能力,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应组织开展风电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大对风电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部署一批风电设备制造领域的重大、重点项目等。

企业大洗牌在即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5年翻番,但风电建设规划缺少统筹、风电并网技术滞后、风电设备可靠性较差等,已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安全发展的关键因素。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截至2010 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4.73GW,相对于技术可开发量的297GW,开发率已达到15.1%,由于基数较大,未来的高速增长也将难以为继。加之目前风机制造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致使目前产品技术含量低,风电机组脱网事故频发。一些风电企业甚至为争夺市场恶意竞争,打起了价格战。就目前形势而言,如果没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性能优越、质量过硬的国产风电设备作为支撑,我国风电快速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未来风电产业将进入一个淘汰整合时期,风机企业将面临大洗牌。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2011年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发展遭受波折,行业景气度不佳。同时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陆上风电产业也累计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行业景气度不佳的情况下进一步暴露出来。而海上风电由于起步晚、发展潜力大而备受业界青睐,被视为未来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