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光伏产业万亿市场蓝海,其上下游产业吸引了无数企业“下海”争夺。而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成了一部分有实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光伏产业上游光伏镀膜玻璃生产商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亚玛顿公司”)拟于近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计划发行4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6亿股,并于9月26日实施网上、网下申购。
亚玛顿公司招股书显示,此次上市计划融资约4.25亿元,主要用于新建900万平方米/年光伏镀膜玻璃产业化项目、光伏镀膜玻璃技术改造项目、以及研发检测中心项目。
近利润两年翻37倍
高科技助推利润高速增长
亚玛顿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份,得益于研发突破,在高科技支持下,其成长性与爆发力惊人。2008年至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09年和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4.16%和198.25%。
营业收入剧增的同时,其净利润也在倍增。2008年,亚玛顿净利润仅有598.66万元,2009年即达到7967万元,增长超过了12倍;2010年净利润更达到21818万元,是2009年的2.7倍,近乎2008年的37倍。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9000万元,较2008年增长幅度高达440.98%。
由于属于高科技企业,同时涉足新能源新贵光伏产业,公司作为最早从事光伏玻璃镀膜技术的研发并成功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在光伏产业万亿蓝海推动下,利润获得长足增长也就不足为奇。
亚玛顿公司较早从事光伏玻璃镀膜技术的研发以及光伏镀膜玻璃的生产和销售。除政府外,公司主导产品在市场上也获得了较高的认可,根据对下游客户所作调查,报告期内公司在主流光伏组件制造商无锡尚德、韩华新能源、阿特斯的光伏减反玻璃供应商中排名第一。统计显示,2010年,亚玛顿公司的光伏减反玻璃产品在全球晶体硅组件光伏玻璃应用市场已占18.52%的市场份额,处于市场领先地位。2010年以及2011年上半年,公司对外销售光伏减反玻璃和提供镀膜加工的合计数量分别为1,705.22万平方米和1,076.15万平方米。截至2011年6月底,亚玛顿已经形成年产1,800万m2光伏减反玻璃的生产能力。
同时,招股说明书还透露亚玛顿公司计划进军TCO玻璃产品市场,由于在镀膜材料和镀膜工艺具有核心技术,亚玛顿公司延伸了光伏玻璃镀膜技术应用领域,通过引进日本和芬兰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结合自身在光伏玻璃镀膜材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成功开发了FTO透明导电玻璃产品,其小试产品性能已成功达到TCO玻璃技术标准。若公司TCO玻璃产品成功投产,TCO玻璃将成为公司的又一发展方向。中投证券研究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TCO市场容量约为70亿元,市场容量并非特别大。不过,随薄膜电池市场增长,TCO玻璃也将获得不断增长,事实上,过去几年薄膜电池量的年增速均保持在100%以上,市场潜力较大。
光伏产业万亿蓝海
科技领先为成败关键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影响,我国也已经把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并在政策等各个方面加以扶持,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呈现飞速增长趋势。
据EPIA统计,2001年-2009年,中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容量从30MW增加到373MW,在这8年时间里中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63%;特别是2008年-2009年,增长最为迅速,增长率达到110.34%。
而光伏玻璃为目前光伏产业链上电池组件封装环节使用的必需辅助材料之一,整个光伏玻璃行业的发展与光伏产业的发展密切关系,故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根据EPIA预测,2011年全球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21,145MW,其中晶体硅电池组件装机量为16,281.65MW,届时对光伏玻璃的需求将达到11,559.97万平方米。同时,由于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可量产光伏减反玻璃,光伏减反玻璃在光伏组件中的应用比例仍然较小,未来光伏减反玻璃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近年来,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飞速发展,同时带动上游光伏玻璃的需求,并逐渐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制造基地。2008年中国大陆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570MW,占全球总产量的37.03%,超越日本和德国,居全球第一。其中,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440MW,占全球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的38.13%。2009年中国大陆的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和薄膜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54%和16%。因此,中国是光伏减反玻璃直接需求市场。
光伏玻璃减反膜技术最早分别在丹麦和德国实现了产业化,诸多国际大公司如AGC(朝日玻璃公司)、NSG(板硝子)、肖特、杜邦、XeroCoat等公司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该领域取得一定领先地位。随着光伏镀膜玻璃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诸多厂家计划进入光伏减反玻璃市场,部分企业已开始试制并在市场上推出光伏减反玻璃,未来光伏减反玻璃的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然而亚玛顿公司的业务发展速度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有望继续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