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日本核危机促中国光伏发电规划倍增

   2011-04-02 路透社
57
核心提示:日本强震后的核电站泄露事件给全球核电行业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其他替代能源却意外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契机.对光伏发电向来谨慎的中

日本强震后的核电站泄露事件给全球核电行业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其他替代能源却意外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契机.对光伏发电向来谨慎的中国政府这次准备将规划目标提高一倍以上。

尽管翻番后的目标绝对量仍然较小,政府扶持态度却日渐明朗.国内市场竞逐的关键仍是光伏发电成本.能够有效压缩上游多晶硅成本的企业,或可在探索国内市场过程中觅得先机。

“日本核危机之后可能会再次进入核冬天,北非中东动荡也加强了化石能源的危机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称,“从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说,新能源的发展速度还会更快一些。”

李俊峰在第五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首次提出,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正在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新目标,光伏装机容量从2015到2020年从10GW(千兆瓦)增长到50GW.比此前2015年和2020年目标分别提高一倍和1.5倍。

中国截至去年底全国光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仅在600MW(兆瓦)左右。去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预计超过8GW,而且企业还在不断扩充新的产能;不过目前97%的产品销往海外,在主要市场逐年下调光伏电价补贴并可能影响需求增长时,企业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市场。

这些企业包括十多家在美国上市的大厂,其中尚德电力、晶澳、英利及常州天合光能去年出货量均超过1GW。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海啸发生堆芯熔化及核辐射泄漏,令公众不安情绪日渐升温.许多国家被迫放慢或者暂停核电发展的步伐,并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行性。

中国也在重新审视核电发展规划.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官员此前表示,核电在一次能源占比中的额度将会向下调整,未来应不会超过3%;2020年达到90GW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可能至少要减少10GW。

政府扶持态度明朗化

为发展清洁能源,中国已提出到十二五(2011-2015)将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8.3%提高至11.4%.若核电发展出现缺口,将由水电、天然气发电、风电和光电来弥补。此番大幅上调光伏发电目标,显示出中国加速发展这种电源形式的决心。

规划大跃进让人欣喜,但市场人士冷静指出,国家规划即便翻番其绝对量亦有限,企业短期战略不会因此发生较大变化。但上调规划背后显示出国家发展光伏的决心有所强化,产业培育速度可能会加快。

李俊峰就表示,国家对于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产业未来的规划"步子迈得比较大",除了对金太阳工程、特许权招标、分布式能源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之外,在价格上也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出台类似风电的、有资源差别的固定电价政策。

“如果觉得这些措施还不够,你可以继续提,可以写给我、我再转给能源局、转给发改委。”他对企业代表所说的这番话,也体现出能源局、发改委对于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持较为开放的态度。

湘财证券分析师候文涛认为,新的规划目标与其他领先市场相比绝对量并不大,20GW也仅仅与今年全球预计新增的光伏装机量相当。但目标翻番增长说明国家对于发展光伏的态度和支持力度都更加乐观,届时的实际装机容量肯定远远超过规划目标。

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的乐观预测,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20年时预计达737GW,中国的累计装机最高可达100GW。

候文涛并表示,随着规划的提高,国家每年的光伏发电项目,包括金太阳和特许权招标,有可能会相应提高数量。不过,短期内由于国内需求量不会爆发,企业仍会倚重海外市场,其战略不会有太多调整。

此前中国财政部等部委曾提出,将积极运用财政补贴方式加大金太阳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实施力度,力争2012年以后每年国内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不低于1GW,形成持续稳定、不断扩大的光伏发电应用市场。

成本为王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形成将以出台上网电价为标志。市场人士预计,按目前的发展趋势,可能仍需两年左右的时间时机方可成熟。

中国政府希望在光伏发电成本降至每度电0.8元左右时出台上网电价,但机构测算显示当前国内西北地区平均光伏发电价格至少每度电1.06元才可满足8%的运营商内部收益率。

降低成本仍然是企业无法回避的功课。而在降成本方面,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的上游多晶硅环节毛利率最大,谁的硅料成本最低,谁就有望报出最有竞争力的组件产品报价,从而率先进入国内市场。

多位官方人士也在峰会上提出,目前上游多晶硅产能缺口较大,也是光伏电池成本难以压缩的主要瓶颈。去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达约4.1万吨,占全球产能约四分之一,但仍从美国、德国及日韩等国进口4.75万吨多晶硅,同比增长达109%。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的多晶硅加权平均成本在每公斤30多美元,而平均售价在60美元左右,“售价的高出带到组件里边,使我们组件售价也高出了20-25%。”

英利绿色能源为代表的一些实施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战略的企业,在控制成本方面更拥有优势。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这类自产多晶硅的企业,若按硅料成本40美元一公斤计算,光伏电池组件总成本能做到每瓦1美元,按1.5美元的售价计算,其毛利率高达33.33%。

而以尚德电力和天合光能为首的企业则通过与大型多晶硅企业签订长期硅料供应合同以锁定成本,其成本优势要稍为逊色.按60美元的多晶硅长单价格计算,其组件成本升至每瓦1.12美元,同样按1.5美元销售,毛利率降至25.33%。

目前多晶硅环节国内产能最大的企业当属保利协鑫。去年该公司产量高达1.76万吨,位居世界第三;到今年底其多晶硅总产能至少达到4.6万吨,而于明年中将达至6.5万吨。

保利协鑫首席技术官代冰亦称,2010年四季度时,该公司的多晶硅成本已能做到每公斤22.9美元,今年一季度可降至22美元,而其远景规划目标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成本降至15美元。

候文涛认为,若多晶硅成本可降至15美元,最终的组件产品报价将有望降至七、八毛钱的水平,将大大有利于上网电价的出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