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太阳能热水器出口应规范秩序形成合力

   2011-03-24 中国家电网
56
核心提示:国内市场永远培育不出国际品牌。某太阳能热水器公司总经理近日在上海经销商大会上针对国内太阳能行业的观点,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

“国内市场永远培育不出国际品牌。”某太阳能热水器公司总经理近日在上海经销商大会上针对国内太阳能行业的观点,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共鸣。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在“家电下乡”中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也加快了在国际市场开拓的步伐。截至2010年底,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共计出口到150个国家,其中包括美国、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共有230多家企业参与,并已有五六家企业在海外建厂。尽管如此,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却始终没有在国际市场获得相应的地位和认可度。

行业专家表示,太阳能热水器树立国际品牌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

国内企业遭遇内外发展瓶颈

中国作为最早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国家,行业在紧紧抓住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是一个非常庞杂的行业,目前国内有近5000多家企业从事太阳热水器的生产制造。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导致国内生存环境严峻。据悉,实际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只有10多家,1000万元以上的不足百家。一些企业因为规模小、质量差、服务弱,依靠价格战生存,导致太阳热水器企业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随着国内市场的日益饱和、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很多企业盯上了出口这块诱人的蛋糕,这其中不乏许多作坊式的小企业。但是相关的调查显示,近期有不少太阳能企业反映今年的出口状况不容乐观,出口价格愈来愈低,出口量比去年同比下降。

“质量无法保证、服务无法跟进”也成为了国外消费市场对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定格印象,这无疑对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国际形象是一个严重的损伤。但从国内太阳热水器产品在市场上所存在的问题,就可以找到中国太阳热水器出口隐忧的根源所在。毋庸置疑,国内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散、乱、差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国际化发展要依靠品牌力量

“当企业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时,品牌就显得更加重要。”著名品牌专家、北京泰然方略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卢强先生曾在演讲中如是说。在国际已经有多个著名品牌瓜分的主流市场,消费者一般不会愿意去购买闻所未闻的品牌,特别是当这些产品来自于缺乏“国家品牌”的国家或地区。

卢强解释说,所谓国家品牌就是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企业通过长久努力而在某些方面形成的非常高的国家整体美誉度,例如,“德国制造”、“意大利皮鞋”、“瑞士钟表”等,在国际市场都有很高的号召力;消费者即使不了解这个制造商的情况,也会相信它的质量,这就是国家品牌的力量。

目前,我国拥有的“中国制造”品牌却仅意味着低成本生产的“国家品牌”。在这个阶段中国企业国际化

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建立品牌,所以难度会大一些。

卢强也指出,依靠研发使产品获得优势,再通过产品带动品牌,当客户接受产品后,自然就接受了品牌,这样的行业与企业将来在国际化方面会最有前途。而这也正是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所具备的优势,相关数据表示,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6%,中国不仅是太阳热水器生产和应用的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国外用户选择太阳能的首选国。并且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均掌握在我国太阳能企业的手中,这均有利于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抱团成进入国际化道路捷径

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怎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浙江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总经理王灿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抱团,共同走向国际化不失是一种捷径。目前,国内的太阳能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力量比较单薄,缺乏一个集中的平台来进行资源整合。国内太阳能企业需要团结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化。”他说,“通过国际新能源市场太阳能的B 2 B实体贸易平台,将优秀太阳能企业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对外展示窗口,不仅方便了国外采购商前来采购,还大大加强了国内外太阳能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内企业的对外销售渠。”

国际化这条道路是广阔而有潜力的,只是这条路尚需探索。国内太阳能企业要先使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在国外市场上建立我们的话语权,在国际化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