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晶硅供应缺口巨大,大量的多晶硅原料需要依赖进口。由于受到政策、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诸多瓶颈约束,面对国内多晶硅稀缺的现状,国内多晶硅企业却大多处于“看着眼前巨大的市场蛋糕却无权分享”的状态。随着光伏产业发展的步伐加速,国内光伏企业对多晶硅的生产需求更加紧迫,多晶硅企业也正在积极寻找破解“困局”的出路。
长单解决供需矛盾
近期,多晶硅现货价格不断攀升,光伏下游企业被动接受,最终将导致组件成本大幅提高,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悖于光伏价格下降与光伏产品得以普及的整体发展趋势。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国内多晶硅的产量在1.6万吨左右,需求在2.3万吨左右;预计今年国内多晶硅的产量将实现翻番增长,达到3.5万吨左右,但是今年的国内需求却已经达到5万吨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但在国内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之际,国际上多晶硅价格却相对稳定沉寂。
中国光伏联盟相关人士在接收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在引导多晶硅市场规范的同时,不妨吸收国际公司的通行做法。他说:“当前,国际主要多晶硅厂家为了长期战略合作需要,主要以长期订单为主。这主要由于国外多晶硅企业产量较高,长期订单有利于量产调度,降低库存压力;其次是欧美国家电池片制造厂由于制造成本高,纷纷将制造业务向亚洲地区迁移或以代工方式生产,使得本国对多晶硅现货市场需求下降;另外,电池制造企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大,急需通过长期订单稳定来料供应。我国有些多晶硅企业由于投产不久,产量规模不大,尚未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现货居多,价格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长期订单则多是定期更新,在目前多晶硅市场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长期订单的低价优势较为明显。”
该人士还提到,我国政策也应该给多晶硅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他说:“在目前我国电池组件大量依赖出口的情况下,将无法对进口多晶硅进行提收关税以平抑价差,因此需政府对多晶硅行业适当引导,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布局,提高我国多晶硅产品竞争力。”
多因素制约行业发展
当前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轮快速发展期,许多国内光伏企业宣布扩大其多晶硅业务的产能,但是限制国内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李胜茂表示,首先,多晶硅的一些关键生产设备还需要大量进口,极大地推高了多晶硅行业的生产成本,这也是国内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还不够。目前真正掌握改良西门子法的国内多晶硅企业并不多,能够实现闭环式清洁生产的企业则更少。此外,相关部门的多晶硅产业发展规划比较模糊。业界与政府在关于国内多晶硅行业产能是否出现过剩的问题上长期存在争议,多晶硅行业一直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