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销量下滑行业增速放缓 “太阳能”行至“三叉口”

   2011-07-04 大众日报
51
核心提示:山东是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重要一极。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去年以来,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呈现持续下滑局面,太阳能热水器

山东是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重要一极。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去年以来,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呈现持续下滑局面,太阳能热水器销售量显著下降,企业之间两极分化严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爆炸式的高增长态势肯定是无法持续的,对此我们早有预见,虽然有部分企业会被淘汰,但这对整个行业发展来说却是有利的,可以促进太阳能行业走向成熟。”

7月2日,皇明集团营销总监王久伟这样评价自去年以来的太阳能行业销售量下滑及对行业产生的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轮行业性的低迷,是对前一阶段整个行业爆炸式增长的回应,应当是行业转型的一个契机,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重塑行业的发展格局。

高增长态势无法持续

自2005年以来,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家电下乡政策刺激下的农村市场需求井喷,短期内推动了国内一大批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的快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许多太阳能企业的这种增长,并不是来自于企业自身对于市场和需求的拉力,而是受到了市场的刚性需求拉动。

最近两年,农村太阳能市场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盘整阶段,增速大幅放慢。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许崇庆分析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持续低迷,既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也有行业本身的因素。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消费市场不景气,房产、家电、汽车三大支柱消费品市场因国家调控或通胀等原因都呈现出增速放缓现象,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又对太阳能行业产生了叠加效应,太阳能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其次,经历了两轮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太阳能市场的部分购买力已经被预支了,增长空间已经被过分挖掘。

行业本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随着近几年行业的高速发展,太阳能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大大稀释了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较低的市场增量根本无法满足行业产能的高速扩张,结果是太阳能热利用市场普遍疲软,这实际上是行业产能过剩的必然反应。

王久伟认为,还有一个因素促成了行业性的低迷: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的了解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这就造成二三线品牌生存空间被压缩,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

企业境遇冰火两重天

今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将在全球低碳经济大潮下持续成长,整体市场将不断增大。

另一方面,行业增速放缓,企业重新洗牌,行业领军企业借机获得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陷于生存与毁灭的困顿和纠结中,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page]

许崇庆认为,这几年农村及城市太阳能市场的蛋糕是稳定的,但是在多重政策的促动下,大量企业介入这一行业,“吃蛋糕的人”增加了许多,这自然会出现“优胜劣汰”法则,一批企业要通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对市场的强势拉动力,占据较为稳定的“蛋糕”份额,而更多的企业则要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尴尬。

回归理性稳健发展

王久伟结合自己的营销经历分析认为,前两年太阳能市场膨胀时期,一方面大量企业介入太阳能行业;另一方面,已有企业也在扩大产能,行业产能大大提升,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关注自己的市场定位,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市场需求,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市场格局和一个注定是短期的繁荣局面。 

同时,部分企业对品牌建设、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关注不够,致使企业自身建设上就带着许多问题,难以形成持久的市场竞争力,也不会有核心竞争力。一旦市场行情出现变化,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这样一批跟风式的企业。这给国内众多企业发出了一个警告:市场不会一直顺风顺水,企业必须具备抗风险的综合实力。

山东是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重要一极,无法避免行业性市场波动的影响,然而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却因稳健发展模式,不仅免受不利影响,反而借机实现了新的发展。

王久伟对记者说,这轮波动让整个行业看到了跟风发展的弊病,这种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回到关注解决市场需求、满足消费需求的根本问题上来,抵制住短期的市场诱惑,实现行业的理性发展。“走差异化路子,实现产业升级,才能打开未来的生存空间。”他分析说。

许崇庆认为,目前,尽管太阳能产业结构仍处于调整阶段,但是在市场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还是出现了一些新迹象,企业转型升级有了实质性进展,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初现端倪,进军城市工程市场成为一股潮流,平板太阳能再掀热潮,阳台壁挂太阳能更是开启了高层建筑的大门。

随着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日益成熟,行业内的一些大企业将会迎来新一轮强劲增长,更多的中小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在经历洗礼之后,一定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品牌时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