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通威集团控股的永祥多晶硅二期3000吨项目将在今年8月份全面投产,正在快速施工中的6000吨多晶硅产能预计明年6月底前将投产。届时,通威集团多晶硅总产能将有望达到1万吨。而未来3年~5年,通威集团将投资近百亿元,将多晶硅产能提高至3万吨~5万吨,把通威集团打造成世界级清洁能源企业。
目前,通威集团多晶硅年产能仅为1000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若市场条件允许,根据规划,明年和后年,公司每年将分别新投产1.2万吨多晶硅的产能,力争花3到5年,形成3万吨~5万吨多晶硅的实际产能。刘汉元表示,通威集团目前已全面进入硅料下游产业链产业,包括铸锭、切片、电池片及组件,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在推进多晶硅产能建设的同时,公司将逐步拓展下游的产能规模,整体投资规模同样在100亿元左右。
此外,刘汉元还对记者透露,目前,通威集团多晶硅生产成本在20美元~30美元/公斤,二期将实现20美元/公斤以内的成本控制水平,与国际最好水平接近。而目前多晶硅价格在较高位起伏波动,将来其价格一定会逐步下降,生产厂家的利润空间将有所压缩,不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仍会有不错的利润空间。
对行业发展,刘汉元指出,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很有发展前途,业内企业和社会公众对这个产业要有全面的认识,不要太心急。刘汉元特别强调,目前存在的限电问题,再一次敲响了传统能源企业的警钟,证明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要且非常紧迫的。
记者获悉,德国日前已明确宣布,将在2022年前全面停止其国内的核电使用发展,也证明了光伏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此前瑞典也制定了类似的能源政策。而国际太阳能学会主席David Renne博士也认为,目前中国的光伏市场才刚刚开始,下一个最大市场,中、长期都将在中国。
同时,刘汉元还对记者详细阐述了通威太阳能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中的定位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刘汉元表示,通威集团目前已在四川双流建设多晶硅深加工光伏项目,打造自铸锭至组件的下游产业链,首期规模200MW,但未来两到三年,通威下游产业链总体规模将达到2GW~3GW。
资料显示,通威集团已形成以农业和新能源两大主业齐头并进发展的良好格局,在海内外拥有110多家分、子公司,去年销售收入达306亿元,旗下的通威股份[7.72 0.92% 股吧]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