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郎咸平:欧美双反打不垮中国光伏产业!

   2012-10-22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55
核心提示: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终裁让密切关注此事的国人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紧绷了一根弦。虽然不少人对美国的裁决深感忧虑,甚至放出非

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终裁让密切关注此事的国人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紧绷了一根弦。虽然不少人对美国的裁决深感忧虑,甚至放出非美国不能救中国光伏产业的声音,但实事求是的讲,美国的光伏市场相比欧洲而言简直是小菜一碟。人们更应该担忧的或许是美国的裁决将会对欧盟产生样板作用,如果欧盟也效仿美国,那才是中国光伏产业真正的末日。

“虽然立案后还不会马上裁决,但市场最恨的就是不确定性。从中国去年200多亿欧元的光伏产品出口量来看,这将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一次贸易纠纷。对国内光伏产业来说是‘灭顶之灾’也不过分。”对于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说。他认为,此前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已经导致了“双输”的结果——美国工厂和后道的安装都备受影响。与之相应,二季度以后中国对美国的光伏出口也基本陷入停滞。

分析称欧盟反倾销税率高于30%

欧盟委员会在公告中称,反倾销调查的产品为光伏组件、硅片、电池等,范围较美国有所扩大,国内数百家企业牵涉其中。按照反倾销的程序,欧盟下一步将会根据企业规模、出口数量、出口金额等选举抽样企业,这些抽样企业将会享有单独的反倾销税率。

英利法务总监陈卓称,按照出货量,英利应该是对欧洲出口规模最大的企业,因此很有可能成为抽样企业之一。英利也在立案消息发布之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我们将密切配合欧盟委员会的调查,证明中国光伏企业在欧洲不存在倾销行为”。

过去欧洲选取抽样企业一般是2至3家企业,不过,陈卓称目前得到的消息是,欧盟此次可能会选择5至6家企业作为应诉企业。

这与中国光伏产品涉及规模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出售了约210亿欧元(合264.7亿美元)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至欧洲,占据了欧洲约60%市场。欧洲的光伏市场在全球占比约为50%至60%,去年同样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的美国在全球占比仅10%,欧洲市场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意义远远大于美国。

弘亚世代分析师张虹称,欧盟反倾销税率一向较高,多在50%-60%左右,当前预测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也会较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欧盟既然选择了美国作为参照国来裁定是否倾销以及相应的反倾销税率,预计税率将会高于美国初裁制定的30%。

光伏中概股面临退市风险

“怕什么来什么。”张虹认为,这句话足以来形容光伏业内对欧盟反倾销的态度。自美国双反立案以来,国内光伏企业一直有此担忧。SolarWorld作为反中国光伏的主力军,近年来不停地在说服欧美政府对中国光伏发起制裁,因此在美国宣布立案之后,中国光伏企业一直在担心着这一天。

欧洲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是中国光伏企业发家的地方,在光伏市场发轫之初,欧洲占据了全球90%的光伏市场,中国的光伏企业每家都有接不完的订单。

到了2011年,光伏市场已经饱和,产能严重过剩,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财报不再亮丽。今年上半年财报出炉,哀鸿遍野。上半年赛维 LDK年净亏损额为10.8亿元,负债总额266.76亿元;大全新能源净亏损2080万美元;英利新能源连续四个季度报亏,上半年亏损额高达1.4亿美元。尚德推迟报表,截至一季度负债总额为3575百万美元。

其中大全新能源因股价连续低于1美元收到纳斯达克警告,尚德自8月下旬以来股价也持续低于1美元,如今欧盟宣布双反令其雪上加霜,面临退市风险。业内人士告知,部分亏损较为严重的光伏在美上市企业已经悄然开启退市程序,未透露具体企业名单。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光伏企业将会出现兼并重组浪潮。“该兼并重组就要兼并重组。”

高纪凡认为地方政府不应该过度保护当地企业:“有的企业像政府溺爱坏了的孩子一样,不创造价值,只知道要补贴,要银行资源,吹出一个大泡泡。”[page]

或致光伏业损失3500亿,影响百万人就业

据悉,英利、尚德、阿特斯、赛维、天合等国内光伏龙头企业,每年都有300多亿贷款,资产负债率高达80%,国内光伏行业大约有万亿资金存在严重坏账风险。江苏无锡尚德总裁助理刘志波也表示,美国市场占据尚德约20%的销售份额,尚德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已建有工厂,未来将进行扩建,用于生产在美国销售的光伏组件。

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数据显示,2011 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欧盟金额约为204 亿美元,其份额已达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的57%。一旦上述反倾销立案调查启动,将成为我国历年涉案金额最大的一宗贸易争端。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指出,此次反倾销调查申请范围涵盖来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总量近万亿元人民币。欧盟反倾销一旦成立,不仅中国光伏企业将失去超200亿美元的出口额,而且会造成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损失。

自从去年4月份以来,多晶硅、光伏组件价格一路暴跌,加上市场需求不振,中国光伏制造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超过九成停产,大批中小光伏组件厂商倒闭。就是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陷入恶化。

数据统计显示,66家已发布中报的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存货共计达450.87亿元,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年中为374.71亿元,同比增幅达20%。中报显示,这66家光伏企业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降幅普遍超过50%,毛利率均低于10%。更有10余家光伏上市公司出现了亏损。而海外上市的不少光伏中概股,毛利率更是出现1%以下甚至为负值。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光伏组件巨头库存严重、债务缠身,业界纷纷传闻这两家公司很可能被国有化。

民生证券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王海生指出,中国的光伏企业本来就要面临硬着陆风险,欧盟“反倾销”若立案,就会加快硬着陆。本来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现在只要一两个月时间。

据有关人士顾问透露,自光伏“寒冬”以来,光伏企业不景气,因此陆续减少了招聘信息。如果欧盟对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这无疑对光伏企业雪上加霜,面临的不单单是就业问题,有可能是失业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从2012年上半年的出货结构来看,欧洲市场依然是份额最大,例如英利占近70%,阿特斯占近50%。“预计今年欧洲市场的发货量将超过去年,发货金额会略低于今年。”英利公司总裁助理、法务总监陈卓表示,目前正在确认按照相关法律欧盟是否会回溯征收反倾销税,如果回溯征收的话,从立案一开始企业就得减少出货量。

随之而来的将是关联企业破产、银行受损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整个光伏行业大约万亿金资金存在坏账风险。据河北吉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王会贤介绍,南方的一些企业投资光伏行业,企业自身出资都没有超过20%,大部分都是用政府和银行的钱。

“资金困难仍然是当前光伏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并且正随着市场形势的恶化而日益加剧。江西有很多中小企业正在逐步退出,但是大的企业没有退路,它自己不能退,当地政府、银行也不允许它退出。”江西省工信委副调研员刘大钧表示。

据悉,英利、尚德、阿特斯、赛维、天合等国内光伏龙头企业,每年都有300多亿贷款,资产负债率高达80%,国内光伏行业大约有万亿资金存在严重坏账风险。“企业破产时,企业的设备已大幅度贬值,企业厂房的估值又比较低,谁来为上万亿的坏账资金买单?”某业内知情人士坦言。

在积极应诉的同时,河北、江苏、江西等地光伏企业,已开始谋划产业外迁“为了有效应对欧洲即将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带来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选择在欧美投资建厂,携带资金、人员、技术外逃,不然企业就得死掉。我们正在积极考察和摸索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市场规律,包括就业情况、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配套情况等。”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透露。

江苏无锡尚德总裁助理刘志波也表示,美国市场占据尚德约20%的销售份额,尚德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已建有工厂,未来将进行扩建,用于生产在美国销售的光伏组件。

而从直接提供组件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也是企业规避风险的途径。“原来都是直接提供组件,现在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比如建电站,屋顶系统等等。这方面的海外项目储备有600多兆瓦。”沈杨子介绍说。

此外,国内光伏企业还加大力度开拓国外其他新兴市场,扩大在新兴市场中份额,包括日本和韩国等国快速增长的市场,以及南美、非洲及东南亚地区等潜在的市场。[page]

郎咸平:中国光伏产能过剩95%

郎咸平中国光伏产能过剩95%的预判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却真实道出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严峻产能过剩问题。

令他担忧的是,中国制造业的“病”却并未得到正确的“医治”,这将导致各式危机一触即发。

“目前中国正面临4个危机,即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债务危机和消费危机。第一阶段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危机将首先爆发。”

郎咸平称,大量高铁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断投入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4万亿的高速公路投资到中西部产生了新的产能过剩。尽管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可以消化钢材、水泥等物资,但是当高速公路建好之后,这些市场仍然没有被消化完,相反还形成了高速公路的重复建设。

我们产能过剩多么严重?他一一例举:“钢铁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郎咸平说,这样高投入所造成的各项贷款,正在引发“中国债务危机”,而由此造成的负效应在股票市场里已经显现出来了。

“更可怕的是,4万亿引发的严重通货膨胀,又直接导致老百姓的财富严重缩水,并引发消费危机。”

在他看来,严重的债务使得银行的危机正在酝酿,而地产行业引导的50几个行业又正在因为调控而危机四伏。

在拯救股市大讨论中有人提出股市低迷的原因在于经济因素,证监会屡次强调股市低迷在于经济的下行走势,笔者试图从全要素生产率做一个探索,看看股市走势与经济背离的原因。

我国GDP从1993年的13.58万亿元到2011年的47.16万亿元,增长来3.47倍,年化增长率近10%,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但对应的股市却十分的黯淡无光,2002年1357.65点,比仅增长0.51%,跟2003年1497点比仅增长37.7%,目前在2060点运行,但从趋势而言,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更大,股指十年一归零,引起舆论界和投资者一片哗然,与实体经济高增长严重背离,很多专家学者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经济增长都能催生股市的上扬,有人已经用数据论证了美国股市的牛市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高度关联的。股市能否上扬取决于财富的增值效应,只有资本化要素资源的增值效率提高才能支撑股市向上发展,如果GDP的快速增长只是来自于资本化要素资源的粗放性投入和扩展而不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么经济增长越快单位资本边际收益率越低和单位自本含金量越低,因此经济的增长要依赖与从银行或资本市场不断的得到资金,市场的资金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应到股市,就必须不断的扩大融资规模,对资本市场进行竭泽而渔式的抽血,以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银行则资本金快速衰竭而亟需到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股市尽管持续低迷,银行的再融资不断和IPO融资依旧不停的原因了。

郎咸平认为,美国对中国开打“贸易大战”,对光伏产业和数码产品等征收惩罚性关税高达250%,使得中国从光伏、数码产品到轮胎等每一种快速增长的出口产品都被精确‘斩首’。

同时,进口原材料大幅上涨,进一步打击了中国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工人平均薪水增长率为20%,效率增长率接近于0,中国工人越来越贵。而美国对中国开打的‘贸易大战’、‘汇率大战’、‘成本大战’,正在逐步击溃中国出口制造业。”

他指出,中国制造业“生”了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和产能严重过剩2个“病”,正是“生”了这2个“病”后,本用于投资实体经济的钱转向于高端汽车、奢侈品等。

“目前中国正面临4个危机,即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债务危机和消费危机。第一阶段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危机将首先爆发。”

郎咸平称,大量高铁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断投入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4万亿的高速公路投资到中西部产生了新的产能过剩。尽管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可以消化钢材、水泥等物资,但是当高速公路建好之后,这些市场仍然没有被消化完,相反还形成了高速公路的重复建设。

郎咸平认为,消费危机将使我国未来的消费市场形成前所未有的m型消费。“所谓m型消费,即14%的老百姓只买高端产品,使得高档产品一片火爆,而86%的老百姓更加贫穷,对中档产品购买不起,他们纷纷购买低档产品,使得低档产品也一片火爆,而中档产品不断萎缩。我国消费形态将进入一个高档好、中档萎缩、低档好的m型消费时代。”

他举例,以汽车消费为例,今年第一季度中档的国产汽车下跌3.8%,高档汽车中宝马增长37%,奔驰增长20%,奥迪增长41%,可以看出高档汽车一片火爆,但中档汽车开始萎缩。

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郎咸平表示,政府应该以“藏富于民”的理念重新构建国企的改革目标,让国企成为社会分红的基础,通过给民企减税等方式为民企创造好的营商环境,让富裕起来的老百姓形成强大的购买力,为民营企业提供强劲的利润增长点。

一位网友评价到美国双反了,欧洲双反了,多晶硅双反了,郎咸平也开始反了。但很显然目前中国的反击很失败。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应该跳出光伏看光伏,跳出经济看经济。反来反去,最终还是要看谁的战略对头,谁的实力占优的。[page]

光伏企业别把注意力都放到贸易战上

最近,中国光伏产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国际市场严重打击,整个行业几乎陷于濒临崩溃的绝境之中。首先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和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让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一次让人心悸的劫难,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股票全线暴跌,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前不久,德国的光伏企业又向欧盟提出对中国出口欧盟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几百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近六成以上是进入欧盟。一旦欧盟的市场大门关闭,将给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更加致命的打击。中国大型光伏企业顿时风声鹤唳,中小型光伏企业更是一片哀鸣。

拯救中国光伏绝不能就事论事,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与欧美国家打光伏贸易战上。

中国作为一个对国际市场负责任的大国,不能只靠以牙还牙的贸易战方式挽救危机。光伏产业走出危局的根本出路就是控制产品的出口,扭转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光伏产品市场上恶性竞争的被动局面。为此,必须尽快启动国内光伏电力市场,加速消化光伏企业的过剩产能。一旦国内光伏电力市场大幅启动,国际市场上的光伏产品供需矛盾也将得到缓解,中国与欧美之间的光伏贸易战也将更加主动、胜券在握。

如何让中国光伏产业走出绝境,已成为中国发展新兴产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经济日报组成调研组深入国内各大光伏企业探访问题根源。经调查发现,中国庞大的光伏生产能力98%用于供应海外市场,特别是供应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欧盟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国家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中国光伏产业产品销路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中国2011年的光伏组件总产能已达30GW,而未来几年欧美光伏发电装机量需求预计只有20GW,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即便没有欧美国家的反倾销限制,预计国内被淘汰出局的光伏企业也将超过30%。如果不能有效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一旦欧盟反倾销定案,中国光伏产业将会惨遭涂炭、一地狼藉。

事实上,中国通过大幅启动光伏发电市场发展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电力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具备。通过发展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清洁电力,逐步改善我国的电力能源结构,是“十二五”确定的国家能源战略。经过严峻的市场历练,中国光伏产品的性价比已经达到适于国内推广应用的技术经济水平。过去十年,国产光伏发电组件产品从原来的每瓦6美元降到目前的1美元以下。光伏发电成本从每度电1美元降到每度电1元人民币。大幅度提升光伏发电在中国电力能源中的比重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祸兮福之所倚,欧美国家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危机,实际上也将成为中国加速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战略良机。

只要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稍加推动,光伏发电这种清洁能源电力在中国广泛应用将由理想变为现实。目前,中国的光伏发电在整个电力能源体系中所占比重可谓微乎其微,在国内发展光伏发电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必将推动我国的电力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施企业和社区阶梯电价、征收电煤碳税和低碳电价、鼓励新能源电力企业投资和金融、鼓励国有能源企业参与光伏电力投资、加大国家电网对新能源电力的并网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加速国内新能源电力市场开发进程。

如何拯救中国光伏产业,是我国发展新兴产业遇到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新生经济课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会受到原有利益集团和经济体制的排斥和阻碍。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电力同样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与欧美之间的光伏贸易大战把中国光伏产业和中国光伏市场问题变成了一个全球瞩目的财经焦点。危在旦夕的中国光伏产业呼唤电力经济改革和能源体制改革。只有加速启动国内新能源电力市场,才能让中国的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得以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