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皇明斥40亿惠民工程被“骗补”

   2012-10-18 新闻晚报
58
核心提示:今年7月起,有着太阳能教父之称的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开始陆续揭露行业潜规则。打开皇明太阳能的官方网站,也仿佛走进了一个

今年7月起,有着“太阳能教父”之称的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开始陆续揭露行业潜规则。打开皇明太阳能的官方网站,也仿佛走进了一个网络批斗场,在其最近的一期“特别关注”中,记录了第四次曝潜发布会。这一次,黄鸣将矛头指向了耗资40亿的 “太阳能惠民工程”,斥责日出东方太阳能与江苏质检院联合骗补。

黄鸣:5天不可能出百份报告

15日,黄鸣在德州皇明太阳谷公开质疑,自5月份国家开展“太阳能惠民工程”以来,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涉嫌伪造质检报告,与太阳能企业联合骗取国家政策补贴。

记者查询到一份惠民工程第一批的企业目录,包括皇明太阳能在内的20家企业榜上有名,但是每家企业的型号数量却大相径庭。皇明仅有2个型号的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而一家名为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却申报了144个型号的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和16个型号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其他企业中,申报数量最多的也只有30多个。

据悉,6月1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管理办公室才发出通知,要求企业在6月4日进行申报,并提交能效检测报告、节能认证证书等15项文本资料,惠民工程补贴金额按照产品所达到的能效等级和水箱容积来确定。申报时间如此紧迫,是造成很多企业来不及申报的原因,而日出东方居然成功过申报了100多个型号,让黄鸣怀疑起为其提供检测的江苏省质检院。

“测试能效系数和产品型号检验检测周期至少是5-7天,正常需要10天左右。从接到通知到申报只有4天时间,其中包含周六和周日双休日,如何来得及出具百份检测报告?”黄鸣据此质疑江苏质检院涉嫌伪造检测报告,与企业联合骗取国家政策补贴。

皇明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张立峰也表示,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检测的参数多,所以用到的设备也多,一个检验中心的检测能力也是有限的,目前国内检测中心不具备同时检测那么多台太阳能热水器的能力。

黄鸣透露,他将向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国家技术监督总局、全国人大常委会、江苏省技术监督局、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实名投诉。

日出东方:早期检测报告恰好用上

记者10月17日多次联系江苏省质检院从事太阳能检测的相关部门,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而据媒体报道,江苏省质检部门表示,针对黄鸣的点名质疑,局里将会有统一的回应和释疑,并于近期向社会公布。

被黄鸣点名的企业是江苏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在今年2月登陆A股,成为太阳能光热行业第一股,是皇明太阳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该企业在16日对黄鸣的质疑作出回应。日出东方回应称,公司早在2011年10月就开始做热水器产品的检测,而不是为了惠民工程去开具检测报告,因此6月1日得知有补贴项目后,早期报告恰好用上,得以在较短时间出具补贴所需的几百份报告。

为证明这一说法,日出东方还出示了一份标有检测时间为2012年3月26日至2012年3月28日的型式检验报告,检测单位为位于南京市的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隶属于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日出东方董秘办人士还回击称:“如果皇明认为我们第一批中标160个产品有问题,那皇明第二批中标40多个,日出东方中标13个,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质疑呢? ”

记者10月17日从皇明太阳能方面了解到,他们对于此番回应并不买账,反而指出日出东方公司展示的3月份检测报告是一份型式检测报告,而不是对环境、天气、时间长度要求苛刻的能效检测报告。并且,能效检验报告的有效期为1年,目前做能效检测的费用是每套产品 8000-10000元,从成本方面考虑,一般情况下企业只会对几个产品主动送检,以了解产品的相关性能,如此大批量的检测很少见。

何为“惠民工程”?

“太阳能惠民工程”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出资40亿元开展,6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已经陆续公布了两批入围企业和产品型号名单。

两批入围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共有96家企业,入围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每卖出一台,可以获得100-500元不等的国家补贴。按照要求,所有申请参加的产品,都要提交型式检测报告和能效检测报告。据悉,这96家企业中80%是销量不高的小企业,排名前20的企业占据的补贴款份额约为80%。以40亿元的80%计算,行业前20家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可分得1.6亿的政策补贴。企业入围的时间更早、产品更多,获得的政策补贴金额就会更多。

日出东方高层曾表示,补贴流程较复杂,从惠民工程启动至今,他们还未正式拿到国家补贴。有媒体推算,日出东方在此项获得的补贴至少在750万元以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