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已入立秋,而中国的光伏产业不仅没有迎来期待中的春天,反而在寒冬中愈陷愈深。山雨欲来风满楼,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约1110亿元。A股上市光伏产业上市公司毛利率整体下滑,中报业绩纷纷“报忧”。 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危机呈愈演愈烈之势。
行业寒流侵蚀下,龙头企业尚德和赛维“破产”的猜疑之声再起。美股市场上,在美遭集体诉讼的尚德股价暴跌连续三天低于1美元。而国内股市,8月7日上市的今年“最贵新股”南大光电则挂牌之前宣布业绩变脸,股票上市次日跌停。伴随而来的,还有“肯定有人在暗算中国光伏”之类的阴谋论应声而起。
与此同时,这几天,在网上、国内的媒体上,能感受到一种很强烈的“遭遇不公”的情绪。开赛以来的一件件一桩桩,似乎都是冲着中国运动员和中国代表团来的。叶诗文遭受无端质疑、丁宁被胡乱判罚、羽毛球女双干脆被取消资格、陈一冰遭遇黑裁卫冕失利,对了,自行车打破世界纪录居然也被取消金牌……报纸上的一个个惊叹号,网上的一声声“很受伤”,能让人清楚地感受到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忿:为什么老有针对中国的“阴谋”?
中国光伏产业与对伦敦奥运会的争议看似没有联系,其实不然,至少他们都是树大招风,都有“阴谋论”之说。
在只有赛维和尚德两家光伏“领袖”的时候,赛维以牛逼公关避风遮雨,授评“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言人”,帮彭小峰省了一大笔银子。而尚德向来强势,跑上层关系,钱花了不少仍负面不断。而今双方都面临“破产”传闻,尚德开始聘请财经公关,但一如既往强势,上来就是一句,“你能不能不写尚德了”。可谓霸气外泄。但是,随着危机愈演愈烈,无论是曾经具有无比优越感的赛维LDK还是尚德电力,似乎都已有心无力。
整体局面:负债累累,利率下降
2008年之后,光伏价格直线下降,中国光伏产业迅速进入寒冬,同时却接连遭受欧美反倾销调查,导致全行业陷入亏损的境地。
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6月,多晶硅价格已经从30.5美元/公斤下降至23.6美元/公斤,降幅达22.6%,各光伏企业毛利率急速下滑。
国内股市光伏行业上市公司财报显示,截至8月8日,电子元器件行业共有29家上市公司披露今年中报,13家上半年业绩出现大幅下降,17家销售率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20家发布中报业绩预告有六成公司报忧,其中14家为继续亏损或出现首次亏损。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IHSiSuppli公司认为,光伏领域有60家顶级厂商,迄今已经有12家光伏生产商关闭和破产,如果项目开发商也算在内,则这个数字将升至20家。
另据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了解,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澄认为,为帮助中国光伏企业渡过难关。中国政府应主动采取必要、有效和及时的措施,加大与相关国家沟通的力度,协助企业打赢反倾销的贸易战,维护中国光伏产业公平贸易权益。[page]
尚德电力:明星企业,风光不再
国内曾经的光伏旗舰型企业——尚德电力,股价从1.35美元/股一直跌到0.94美元/股,其市值在一个年度内缩水85%以上。
近日,尚德更是卷入一个反担保诈骗案的事件,经初步查实,预计有5.6亿美元的反担保债券是不存在的,因而这也是上周末尚德电力股价突然重创的原因所在。雪上加霜的是,尚德电力还有一笔总计5.4亿美元的负债将在明年3月到期,而企业的实际现金或许不足以偿还这笔负债。
更令人担忧的是,因二季度市场需求不好、业绩下滑、汇兑损失等也难以给出亮丽的成绩单,目前包括昱辉阳光、赛维LDK、晶澳太阳能、英利绿色能源、阿特斯太阳能等大牌光伏公司,其股价表现都很低迷。
有分析师称,“在美上市的大部分光伏企业今年二季度成绩都极为不理想,因而尚德也好,英利、阿特斯、天合也罢,股价都未必会起得来。”
光伏组件的均价从2011年1月的1.6美元/瓦,直线下滑至0.8美元/瓦,一年半时间内,组件价被腰斩;多晶硅均价也从去年4月的80美元/公斤高位,下降到了现在的20~25美元/公斤,硅片及电池价格同样在大幅下跌。
一位光伏企业CEO杨先生对编辑说道,现在这个时刻谁也不愿意减少出货,“大公司的现金还够用,加上光伏公司也不愿意得罪长期客户,所以就会出现目前 ‘企业亏本也要赚吆喝’的局面。”
据OFweek太阳能光伏网编辑了解,在GSF基金中,尚德电力拥有80%的股份,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本人持有10%股份,GSF资本公司拥有10%股份。当年,为了确保在义大利建成并网145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尚德电力为项目融资提供了担保,获得了国开行的贷款。GSF公司相关方同时以5.6亿欧元的德国政府债券为尚德提供了反担保。按照惯例,电站的建设方衹需要承担20%~30%的建设费用,其馀都来自银行借款。
近期,饱受资金压力的尚德电力决心从这张王牌中退出套现,在进行撤资交易审查中,宣称发现了诈骗。7月30日,尚德电力公告,决定从环球太阳能基金的投资中退出,由于该基金的一项反担保可能存在瑕疵,尚德正在对此展开调查。
8月3日,受GSF基金反担保涉嫌欺诈的影响,尚德电力股票连日大跌,收盘在每股0.95美元,目前市值仅为1.7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尚德在中文公告里所称“可能存在瑕疵”,在英文公告里的表述为,GSF相关方为尚德提供5.6亿欧元的反担保“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尚德有可能成为受害者”。GSF是由尚德为主要投资人的基金,并委托管理公司全权管理,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运营的投资。
这意味着,尚德很可能受到了子公司合作伙伴的欺骗。总金额5.6亿欧元的担保债券很可能是子虚乌有,而尚德在承担GSF基金本应承担的风险。
骗局还是阴谋?争议都是围绕持有另外10%股权的GSF资本所引发的,其最终答桉,仍待尚德的自查报告中获得。
“如果担保债券真的是不存在的,那么一个疑问就是,这些担保每年每季是怎么通过德勤的审计?又如何通过银行审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担保债确实存在,那尚德的目的是什么?”一位同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人士表示,这件事衹有两种可能,要么当年是个骗局,要么现在是个阴谋。
“这是违背常识,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尚德以发公告的形式曝光该诈骗,说明事态已经发展到无法解决的地步。但是,其声明是有所保留的──即“外聘顾问尽职调查时发现”,并表明自己公司管理层无人参与。
“急需资金的尚德在撤资中,并未获得该GSF资本公司认同的良好估值,由此施压。”该人士如此解释。
“如果是阴谋,这丑闻是毁灭性的”,一位投行人士对此提出异议,尚德电力和施正荣本人是该基金的LP(LimitedPartner,有限合伙人),是承诺出资和实际拥有者。而GSF资本是GP(GeneralPartner普通合伙人)。“GP的话语权并不强大,此外,一般私募基金的GP衹持有2%股权,而GSF资本公司出资10%,相当于一个出资人”。
另一位投行人士也对此表示,“从法律条文上来说,GP具有管理权应该具有话语权,但从商业实践上来看,GP必须顾及LP的分批投资和感情,实际话语权并不大”。言下之意,尚德应该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
骗局还是阴谋,或是另外一种可能,仍有待尚德的自查报告中获得。但在本报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尚德和施正荣本人不可能不知情”,不知情就意味着失察,5.6亿欧元这么一大笔金额的担保资产不存在,对尚德的商誉和品牌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即便如尚德所说确实是受骗了,最后的反担保骗局成立后,这笔5.6亿欧元的贷款担保很可能被计提,对尚德目前的财务窘境和品牌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申银万国海外研究部分析师余文俊对本报指出。
那么,尚德电力的资金究竟紧张到何种程度?余文俊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至明年3月份,尚德到期短债达15.75亿美元,可转债达5.11亿美元,共计20.86亿美元──这相当于尚德2011年营收的70%左右。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尚德的现金仅为4.74亿美元。
“也就是说,要还上明年3月份(将要到期)的债务,今年尚德至少要赚16亿美金,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余文俊向本报表示,儘管今年的第二季报还未公布,但继续亏损是大概率事件,意味着,尚德电力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亏损。
由此可见,尚德欺诈案固然扑朔迷离,但尚德本身何尝没有问题?若非如此,何以巨亏如此?事实上,欧洲的代理商一直存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尚德的组件卖的比别的光伏企业贵,却仍然亏损?[page]
赛维LDK:光速神话,难以为继
赛维LDK自今年四月以来就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大规模裁员,拖欠员工工资,补偿金不公,员工围攻公司和新余政府大楼,江西省政府出面提供20亿紧急贷款(事后证明为“赛维LDK稳定发展基金”),以及近日以来的新余市政府为其债务兜底……自2007年登陆纽交所,创造光伏界的光伏神话以后,赛维LDK的厄运也开始尾随而来,疯狂扩张使得赛维逐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债务危机之中。
赛维LDK 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赛维负债总额为302.30亿元,负债率达87.7%,其中短期债券就高达196.71亿,可谓债台高筑,也难怪需要新余市政府出面为其清偿到期欠款。。
据媒体报道,目前赛维新余总部的生产基地、马洪多晶硅生产工厂、苏州组件生产厂,发现赛维除硅片业务外,其他生产环节的开工率均不足20%。位于新余马洪镇产能为1.5万吨/年的多晶硅工厂已经停产两个月;苏州产能800MW/年的组件厂已经停产半个月,现在消耗最后30MW的库存;产能为1.5GW/年的南昌组件生产基地现在每月产量仅20MW;新余的8条电池生产线已经停产6条,合肥的36条生产线已经停产32条;新余的11个切片车间也已经停产了1/4。
一边是岌岌可危的债务压力,一边是大面积停产的生产状况。在营收难以支撑赛维还债的情况下,新余市政府不得不为赛维输血维系其生存。
对此,一个新余市政府官员表示,“赛维为新余是做了很大贡献的,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保住赛维,就保住了新余这几万人的饭碗,希望赛维能够撑下来,度过这个难关,不只是新余市的事情,整个江西省都达成了共识。”
而赛富基金合伙人闫焱则炮轰过赛维,称赛维在财务上已经破产,目前的行尸走肉只不过是政府在用纳税人的钱为其输着血:电价补贴、低息贷款、无偿的土地和免费的排污。
光伏产业高峰期时,地方政府争抢项目,提供电价、土地优惠政策和配套资金。在政府强大助推之下,这一产业高速狂奔。而赛维的四处扩张,恰逢2011年欧债危机的冲击、光伏补贴的减少、美国“双反”等恶劣生存环境,这家号称“江西第一大能源公司”、“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硅片制造商”,深陷债务危机不能自拔。目前,这家依靠政府扶持快速崛起的光伏制造商,只能依赖政府输血艰难求生。
2005年,时任江西省新余市市长的汪德和主动邀请彭小峰把光伏生产基地设在新余。彭小峰提出条件,政府解决2亿配套资金以及0.4元/度的优惠电价。新余政府答应解决后,赛维落户于此。2006年7月,在正式投产后不久,赛维迅速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第一轮融资。之后又分别在8月和年底完成了金额为4800万美元和2250万美元的第二轮和第三轮融资。短短半年时间,赛维共筹集资金885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法国Natixis银行、鼎晖投资、NBP基金等。2007年,赛维LDK以“超越光速”的发展速度成功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此次IPO,赛维共发行1738.4万股ADS,每股售价27美元,IPO融资高达4.69亿美元。
但是,赛维LDK上市后不到半年,一封在华尔街散发的检举信,指控赛维LDK存在虚报库存问题,引发赛维LDK股价下跌50%,从那时候开始,华尔街的投资者和分析师对赛维LDK诚信的质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硅片是赛维LDK的起家业务,也是产能曾一度跃为全球之首的业务。即便赛维LDK硅片业务部分停产,75%的开工率,已经是赛维LDK所有生产环节中表现最佳的环节。但是在不少人看来,当赛维LDK在2008年拿120亿元向上游进军的产能规划超过2万吨/年的多晶硅环节,赛维今天的悲剧伏笔已经埋下。
据悉赛维马洪高纯多晶硅基地,运行了一年多的设备就开始出现老化,出现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两种有毒气体泄漏的事故。李怀说表示,“平均一到两个月就发生一次泄漏,最多时一个月紧急撤离过8次。”
赛维LDK切入多晶硅环节在2008年,当时全球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至400美元/kg,赛维LDK的设计成本为25美元/kg,投产后的利润空间巨大。然而马洪多晶硅工厂还在建设期,全球多晶硅价格就一路跌落,最低跌至25美元/kg。同时,赛维LDK多晶硅工厂成本并没有如预期控制得好。马洪多晶硅工厂开工率最高时没有超过30%,业内估算赛维LDK的多晶硅成本为40美元/kg。2010年6月,第二条5000吨/年的生产线停掉,第三条线依然没建好。李怀介绍,2010年下半年开始,马洪多晶硅工厂的产量约100吨/月,到2011年年底,产量不会超过12吨/月。2010年4月,马洪多晶硅工厂顶峰时期有4000名工人,到李怀2011年底离开的时候,已经不到1000人。2012年年中,马洪多晶硅工厂彻底停产。
120亿元的巨额投入让赛维LDK不堪重负。其间的2009年11月,因资金紧张赛维LDK曾将1.5万吨多晶硅项目15%的股份转让给江西国际信托,作价15亿元。这是赛维LDK资金遇到困难时,江西国际信托第二次“出手援助”。2011年1月,赛维LDK宣布将15%的股份赎回。
彭小峰更长远的计划是将多晶硅业务分拆成立子公司,单独赴港上市,由此一劳永逸地解决债务问题。于是,同一时间,国开金融、建银国际下属投资公司以及另一银行的下属投资基金三家机构对赛维LDK投资2.4亿美元,换取赛维LDKLDK硅料及化学品科技有限公司18.46%的股权,以期待多晶硅业务能在香港上市。然而最终赛维LDK多晶硅业务并没有上市成功。
自此以后,赛维LDK就非常被动。虽然彭小峰一再宣称继续启动硅料的上市计划,但是多晶硅工厂技术和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且赛维LDK内部都认为120亿的多晶硅投资是个“无底洞”,很难收回来。
i美股分析师王毓明认为,彭小峰尝到了在硅片业务中“大规模快速占领市场”的甜头,而且想要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多晶硅行业中,然而风险极大。多晶硅对于彭小峰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化工业,而且与硅片、电池片、组件产业中核心技术掌握在设备商和关键原料供应商中不同,多晶硅行业中真正的技术掌握在德国瓦克、美国Hemlock这样的生产商中,这些都是赛维LDK在多晶硅行业直接竞争对手,核心技术必须依靠生产经验逐渐累积。
赛维LDK一开始就进行1.5万吨/年产能的建设,忽视了多晶硅行业对于生产管理和运营的高要求。而且多晶硅工厂的建设成本逐年降低,王毓明介绍,2008年建设成本超过100美元/kg,去年建设成本仅30美元/kg。
2010年,光伏市场最好的环境下,整个产业的毛利率能够超过30%。“现在的市场情况是毛利率为正就很不错了,赛维LDK依靠规模快速做大占领市场的思路,若放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可行,但在现在这个时期失效了,而且局面玩得太大,转不过来。”王毓明说。
与此同时,赛维LDK从银行方面的贷款款项也成几何倍数增长。“有些银行最初是因为看到政府支持赛维LDK,所以贷给他们,后来发现赛维LDK效益不错,也会主动上门找赛维LDK放贷款,根本不用赛维LDK来求我们。”某国有银行一位客户经理表示。
根据赛维LDK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报显示,截至一季度,赛维LDK的负债约60亿美元,负债率接近90%。其中短期债务高达22.5亿美元。
一位赛维LDK离职主管说,“债务问题都是表象,最大的问题在于内部管理。”派系斗争使得赛维LDK内耗过大,企业内部无法合力来完成事情,彭小峰唯一能做的就是平衡。赛维LDK创始初期就与彭小峰并肩战斗的公司执行董事和战略执行副总裁邵永刚也在今年6月份选择了离职。
“赛维LDK内部的组织结构有问题,各个部门相互牵制,相互扯皮。”一位赛维LDK离职中层说,“LDK的根基就像个国企,因为LDK多数人是从新余的国企来的,新钢、二化、钢丝厂等。”
这是赛维LDK内部管理问题的一个缩影。仅成立七年,由于快速扩张使得赛维LDK过早地患上了大公司病,垂直体系冗长,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同一管理工作彭小峰会安排两个人来做,彼此制衡。
除此之外,人力成本的过度浪费也是造成赛维LDK经营状况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赛维LDK有非常多的冗余人员,但是几乎从不裁员,这就是彭小峰和政府之间达成的协议,有就业指标任务的。”
彭小峰曾经以打造全产业链为荣,但是他所希冀依靠速度和规模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相反却因为过度扩张而失控。一个又一个新项目所造就的资金吞噬器,让赛维LDK负债繁重、资金链无比紧张。地方政府的助推和彭小峰个人的野心将赛维LDK推至悬崖边上。
今年赛维LDK总部1-6月申报销售收入16.5亿元,同比减少51.8亿元,下降75.8%;留抵增值税3454万元,企业亏损达10.2亿元,没有实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仅入库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149万元,同比减少2.56亿元,下降99.4%。
与此同时,在赛维LDK硅片厂工作的员工表示,“2个月没发工资了,很多工人都在放大假,或者来厂里上行政班,工资拿不到,手上只有一些赛维LDK的股权,但是现在股价都快跌没了,非常后悔……”2007年9月27日,赛维LDK的股价一度飙升至76.75美元,这也是赛维LDKLDK的历史最高股价,“那时候厂里可诞生了不少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2012年7月26日,赛维LDKLDK的收盘价仅为1.59美元。
除了拖欠员工工资之外,赛维LDK大大小小的上下游经销商也都叫苦不迭——赛维LDK的设备器材供应商们甚至在互联网上组建了一个“赛维LDKLDKLDK-欠款群”。“里面都是赛维LDK拖欠款项的供应商们,有的欠款3、5万,有的上千万,好多小公司都被他们拖垮了。”欠款群中一位石墨毡供应商表示,光是赛维LDK拖欠三氯氢硅供应商的款项就达2亿以上。
可是,即使面对如此险恶的情况,赛维LDK还是能够屹立不倒。
银行表示“我们行应该不会再给他们新增贷款了,我们不会做最后兜底风险的人。但是某些商业银行,也有可能在政府的主导下继续输血。”
新余市政府部门都表示,“赛维LDK是不会倒闭的”。至于解困方法,“可能重组,或者被收购,或者发债券、信托,企业融资的方式还是很多的”。
当地税务局人士称,“赛维LDK是江西省的‘明星企业’,既贡献了大额税收,又解决了2万余人的就业问题”,“光靠新余市政府也不行,还要靠省政府。”
而新余市高新开发区工作人员则说,“赛维LDK最大的可能性是重组,不过这个还需要和彭小峰谈。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由省内企业接手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赛维LDK盘子太大了。”在江西省,规模做到像赛维LDK如此之大的企业屈指可数,“能接手的也只有江西铜业、新余钢铁了,但是怕赛维LDK把他们拖垮了”。[page]
外资质疑,猜疑再起
在尚德和赛维LDKLDK苦苦挣扎的时候,外国投资机构也纷纷发出质疑之声,更加使得这两家光伏巨头的境况雪上加霜。
日前赛维LDKLDK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8亿人民币,负债总额266.76亿元,负债率为88%左右。美国著名投资机构Maxim Group据此认为,赛维LDKLDK的负债与产权比率达到7 .4,这意味着按欧美的公司会计准则,赛维LDKLDK已资不抵债,目前已接近破产,或需要重组。而在此前,还有外国投资机构预测赛维LDK事实上已经在财务上破产。
而尚德境地也更变得为窘困。继卷入反担保骗局之后,尚德在美国又遭到两起集体诉讼,被指发布虚假和误导投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尚德股价再遭重挫,连续三个交易日低于每股1美元。彭博社数据显示,28家投资机构的分析师中,有18位将尚德的股价评级定为“卖出”。Maxim Group认为,破产重组将是尚德的唯一出路。
但尚德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尚德净亏损1.33亿美元,现金及限定用途现金共计6 .6亿美元。一位财务分析人士称,目前无法准确判断尚德资金链情况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一时之间,尚德电力和赛维LDKLDK破产的传闻一时之间满天飞。
其实,这不是尚德和赛维LDK第一次掀起“破产风波”。2011年四季度,赛维LDK和尚德就一度传闻破产,尚德股价也一度跌近一倍。但随后尚德电力控股公司董事长施正荣以及赛维LDKLDK的彭小峰均对传闻进行回应给予澄清。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无风不起浪,当前的光伏形势远比2011年要险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也指出,“近几年中国光伏产品产量一直在增加,但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双反使得光伏市场急剧萎缩,价格一路下跌,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厉害。”赛维LDKLDK、尚德破产传言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光伏行业整体的不景气。赛维LDKLDK和尚德电力作为曾经的明星企业,备受瞩目,而今市场急转直下,它们自然也受到了公众更大的关注。就像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树大招风,在伦敦奥运会上受到质疑一样。
结语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尚德“你能不能不写尚德了”这样的质问最终也只能是一句质问而已,因为追踪热点是媒体的本质属性,质疑更是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基因。中国的光伏产业兴衰牵涉到方方面面,作为从业者的当务之急是尽早整合,让企业更加公开透明的运营,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此,所谓的“阴谋论”自然没有了生存的突然,质疑声也会销声匿迹。
就像外国媒体对中国游泳健将叶诗文和孙杨的质疑一样,当证据确凿表明他们确实没有吃兴奋剂时,世界权威的《自然》杂志也发文道歉。中国的光伏企业也是如此,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当水落石出之际,真相自然大白于天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