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欧美印“围攻”我国光伏 中方望磋商解决

   2012-09-20 中国新闻网
47
核心提示:9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近期中国光伏产品同时遭到欧、美、印三国双反调查的事件表示,商务部

9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近期中国光伏产品同时遭到欧、美、印三国“双反”调查的事件表示,商务部十分重视国际贸易摩擦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对话磋商和合作来解决。同时,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导致外需疲软,中国出口恐再难以承受贸易摩擦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和平解决争端是维持我国外贸形势平稳增长的基础。

欧美印围攻我国光伏业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在光伏反倾销案中开出高额罚单,引发中国各界强烈不满。这是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据美方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

面对美国的“双反”大棒,中国有关部门采取了反制措施。据新华网报道,早在“双反”案立案之初,中国商务部就曾表示,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随后,中国商务部于5月24日初步认定,美国6项被调查措施违反WTO有关规定,对正常贸易造成扭曲。

不难想象,中国光伏企业在美业务受到重创,尽管以尚德、英利为代表的光伏企业曾“抱团”反对美国的“双反”调查,但收效甚微。并且,中国光伏企业“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也使其遭受的经营损失更甚于其他行业。

就在国内光伏企业还在挣扎着从对美国的贸易争端中摆脱出来的时候,欧盟再次提出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据欧盟委员会于9月6日发布公告称,将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印度也在近日宣布收到业界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申请,这对本已深陷发展困局的中国光伏业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据《国际金融报》19日报道称,接连不断的坏消息已经让国内的一些企业吃不消。继天合光能被指裁员后,9月17日晚间,尚德电力宣布,基于全球光伏行业形势持续恶化,特别考虑到美国“双反”和欧盟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公司决定暂停在无锡地区部分电池工厂的生产。

对此,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十分重视中国与欧盟、印度在光伏产业问题上的贸易摩擦,中方派出代表团出访欧盟进行磋商,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中国商务部希望通过合作和磋商的方式,和平解决贸易争端。

对华贸易争端向新兴经济体倾斜

9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在一份声明中宣布,美国已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磋商请求,就中国政府对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提供补贴一事展开磋商。同日,中国就美国在关税修订法案(即GPX法案)中违反WTO规则的错误做法要求进行磋商。

同一日内,反申诉与申诉,中美两方同时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可见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状态。而不仅仅是美国,包括印度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对华的贸易摩擦数量也在增加。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2中国外贸形势报告会上就表示,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据统计,上半年,我国遭遇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40起,涉案金额37.2亿美元。尤为令人关注的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从设立针对中国贸易的执法部门到频繁地对中国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和贸易救济调查,中美贸易摩擦在2012年不断提起。

除中美贸易摩擦在今年频发外,以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也明显增多。据悉,8月30日,墨西哥对中国日用陶瓷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4500万美元;此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经济共同体发起日用陶瓷一般性保障措施的调查,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由,向全球设立贸易壁垒。

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对华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的目的或更重在发展自己的相关产业,减低对外依存度,这也使得其“双反”的范围更广、态度更为坚决。《南方日报》18日报道称,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把印度打造成一个太阳能产品制造中心,但印度太阳能企业却未能从政府行动中获益。而印度本土太阳能制造业并不发达,其国内的光伏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

对此,商务部表示严重关切印度国内业界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太阳能电池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问题。沈丹阳表示,如果印方执意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不仅会破坏目前中印新能源领域的良好合作氛围,而且也将伤害印度产业自身利益。希望两国太阳能电池业界能继续开展对话与合作,通过磋商解决贸易摩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