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零成本:澳大利亚发展太阳能的秘密武器

   2012-04-10 索比太阳能
47
核心提示:零成本太阳能:租赁模式澳大利亚太阳能安装商都在竞相成为能提供长期租赁服务的公司。通过太阳能租赁服务,业主安装大型屋顶太阳

零成本太阳能:租赁模式

澳大利亚太阳能安装商都在竞相成为能提供长期租赁服务的公司。通过太阳能租赁服务,业主安装大型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前期投入为零,而且可以对冲不断上涨的电价。太阳能业内人士说,太阳能的成本骤降——据估计可能下降了高达70%——为20-25年租赁交易的屋顶太阳能系统提供的发展的机会。

此举有望改变目前太阳能行业的游戏规则,因为目前太阳能行业的增长总是受到不断变化的FiT政策的制约。当然,这种游戏规则的变化肯定会对现行的能源体制带来冲击,尤其是发电厂商和零售商,更会给政府对生活成本增加(主要是零售电价上涨)的问题的态度带来变化。

太阳能安装时Energy Matters公司的常务董事杰里米?里奇表示,公司即将推出太阳能租赁服务产品,预计将很快有其他公司也会推出类似服务。这些租约可能会从私人股本和高净值个人获得融资。如果能成功实施的话,将来很可能会获得银行的支持。里奇表示,就单个家庭而言,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仍是抵押贷款——正如澳大利亚的可持续能源协会负责人雷-威尔斯去年指出的一样。这种租赁模式很简单,也很容易让更多的人采用。

从本质上讲,它和充话费送手机的模式一样,但是租赁费用要比人们通常会支付电费的便宜,所以这是一个省钱的好办法。这其实和电动车电池租赁模式是基于一个类似的概念。事实上,这种租赁模式在美国已经出现了。美国的租赁模式已在两年前开始了,现在加利福利亚州近75%的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前期成本都为零,而且租赁市场正在迅速扩大。SolarCity是提供租赁服务的最大公司之一,该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首次公开招股(IPO),预计筹集15亿美元。谷歌去年为其提供了2.8亿美元的融资,而美国银行提供了10亿美元。另一个主要的企业SunRun,其产品的90%也是通过租赁模式销售。

“我觉得像现在这样的时候,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生活成本却不断增加,消费者会乐意接受能够减轻经济压力的方法。”里奇说。其他的产品,例如可以让土地所有者和租户共享屋顶太阳能发电的服务模式也将会很快出现,这将使更多的人从屋顶光伏系统中受益。

但这种租赁服务肯定会对电力市场其他参与者带来影响。屋顶光伏系统的增加已经让曾经的电力生产商开始担心自己的利润受到威胁。在一些太阳能发电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如德国和意大利,传统电力生产商的盈利受到较大影响。这种情况正是澳大利亚所面临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电力企业一直游说政府放慢昆士兰州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另外,这种模式对能源零售商也会有影响,因为它标志着给住户供电的权力由零售商转移到租赁服务业。随着电动汽车和智能家电的推出,预计租赁服务的发展趋势将在未来几年加快。

既得利益游说政府

另一方面就是“零成本”的潜力对能源成本和清洁能源的政策变化带来多大的影响。电力价格将是澳大利亚下次联邦民意调查讨论的重点。数据显示,太阳能光伏已经是按揭领域的主要市场。

工党甚至可以声称是他们的政策让这一切得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太阳能增长和各州的的上网电价(全部由工党政府推出);即使有些管理不善——实际上他们花费了巨大的成本,而且给风电行业带来了损害。要知道,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骤降,部分原因是中国的组件价格急剧下滑,一半以上的成本下降来自平衡系统,如安装、维修及融资。

正如NRG的负责人大卫-克莱恩说的那样,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速度让全球能源行业为之震惊,是他三十年来看到的最大的行业变革。“如果你评估的想一年前的太阳能屋顶系统,你已经过时了;如果你评估三个月前的,你仍然过时了。除非你昨天做的评估,要不然你应该重新核对你的数字。价格下降就是这么快。”

澳大利亚政府本可以通过引入一个全国性的上网电价方案以可以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事实上,部分州的电力零售商现在也没有义务为从屋顶系统回馈到电网的电力付费,这进而降低了业主通过租赁获得的经济效益。国家性的FiT补贴不一定要很高,但这种支持政策一定要有连续性。可悲的是,澳大利亚政府似乎仍然没有清晰的认识。

去年年底公布的能源白皮书草案几乎忽略了太阳能产业,主要是因为政府错误地听取了独立顾问机构的意见——他们对2035年太阳能成本的预测错误到了极其可笑的地步,预测结果实际上目前的成本还高!

下图清楚地表明了这个问题。它来自ACIL Tasman公司,该公司正是工党政府所依赖的在专家顾问之一。根据他预计的到2035年的能源结构,太阳能产业发展不存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