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未来可持续利用的主要能源,一直以其清洁和环保著称,然而经过几年爆发似的增长,通过深入了解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现状,现实中的问题,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光伏发电这一绿色能源抹了黑。纵观整个产业链,清洁能源的绿色化生产的现状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首先,在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环节,目前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有70多家,只有20家达到2011年颁布的国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也就是说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在能耗和环保达标方面未能够满足清洁生产基本要求下却已经投入生产。这20家达标的企业规模也参差不齐,有的生产规模达到了万吨级,有的规模较小,有的还在建设中没有实际生产,能够继续生产的企业不到10家。而在国内下游的光伏组件生产 环节,多达700-800家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上市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企业的能耗水平和“三废”排放情况,而这也成了唯一披露光伏企业环境信息的渠道。从以上案例很容易让读者得出“中国光伏产业上游存在严重污染”的结论。然而,业内专家认为,生产过程并不一定造成污染,关键看企业愿不愿意投入成本去控制。远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伯民认为,在光伏行业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但能使企业达到国家各项环保标准,还有助于公司持续降低成本,在行业中取得更强的竞争力,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有能力、也应该做到清洁生产,让太阳能发电这种低碳能源真正实现清洁化,还光伏发电以“绿色“能源。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工业革命的二重性从来就无法完全避开。在多晶硅制造领域,美国和日本也都经历过污染时期,但是在技术进步以后,污染才慢慢减轻,“这种问题其实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理清污染的源头是有必要的。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除了硅料生产环节,其他的中下游环节基本不存在污染。目前,社会各界把污染抹黑到整个行业,让被誉为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的可持续利用的能源的光伏发电会在环保上跌了跟头。
一、地方政府对光伏发电这一新兴的行业了解不够,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十二五”规划时期,随着各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出台,催生了部分资金盲目进入光伏产业,部分地区为了招商引资,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项目的配套设备跟不上,副产物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清洁生产重视和治污力度不够。
光伏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足,还多停留于口号和形式上,由此产生了违法、违规隐患,在污染控制方面存在漏洞。发展先期,企业的盲目进入,产能的持续扩大,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而随之而来的光伏“寒冬“,导致产品价格的上不去和生产成本的下不来,企业又面临着工艺和生产装备落后的问题,却又无力更新;光伏发电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多晶硅生产环节,对其产生的有毒液体四氯化硅的回收利用成本,将使企业生产成本提高30%,使得部分生产企业只顾经济利益,没有对四氯化硅进行无害处理,存在着不重视甚至忽略环保标准和清洁生产的情况;而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是把清洁生产停留在末端治理上,没有把清洁生产的源头摁住、没有使清洁生产贯穿生产始终,使的治理费用高而且效果不理想。
客观的讲,从整个太阳能产业链来看,太阳能是没有污染、低耗能的。而光伏行业的实质是,将不可再生能源转换成为可再生能源的载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设备生产国,中国的光伏行业不仅要为世界提供清洁能源,其本身的生产也应该而且必须是清洁的。实际上,光伏要成为真正清洁、近零排放的能源,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就指出:就能耗而言,光伏发电是低碳能源;同时,中国光伏行业实现清洁生产并没有技术瓶颈,光伏产业是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降低成本的双赢的。《报告》认为,作为一种成熟的能源转化技术,光伏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是可以通过清洁生产技术解决的。绿色和平通过梳理光伏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发现,光伏发电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多晶硅生产环节产生的有毒液体四氯化硅这种危险化学品的排放。而高污染是针对排放而不是产生来说的,即使有产生只要没有排放就不是污染。实际上可以通过冷氢化技术提高四氯化硅的转化率,然后采用闭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完全可以确保废液在封闭系统内得到处理,从而有效解决四氯化硅以及三氯氢硅的排放问题,并达到回收并重复利用的目的。而“晶科能源”事故中出现的氢氟酸污染事故,可以通过使用碱中和的措施,将氟离子完全沉淀再做处理。这些措施和技术在国内已经有企业实施,说明技术并不是清洁生产的瓶颈。而少数小企业之所以会造成污染,是因为生产设备和技术等原因不具备完全废气处理工艺。近些年来,随着多晶硅企业规模的壮大和技术的进步,多晶硅技术进步,低能耗还原、冷氢化、高效提纯等关键技术环节进一步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增强,使得生产能耗不断降低,绝大多数企业已实现闭环生产,四氯化硅等副产物也得到有效利用。这说明,光伏发电的污染只是很个别的现象,光伏产业是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降低成本的双赢的。
一是政府加大规范行业发展力度。政府会同有关标准主管部门制定更全面的光伏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探索并推出光伏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并建立相关认证体系,作为市场的准入标准,规范和引导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光伏产品和系统的相关标准,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定期发布检测报告,及时剔除行业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因素,清理整顿不具备基本的光伏生产质资和条件的企业。
三是加快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行业协作和自律管理,企业定期对社会发布年度清洁生产报告,公开透明的披露各个环节的环境指标和能耗水平。
四是把污染由末端治理转变成把清洁生产贯穿全产业链。光伏行业要寻求长期健康发展,从源头做起开始清洁生产,让配套治污设施配备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果。远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光伏、微晶玻璃的生产中均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效节能环保炉,实现纯氧燃烧,提高效率,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5%以上,废气排放量减少60%以上,成为江苏省节能降耗推广示范单位。
五、对清洁生产的技术进行升级。在多晶硅生产中的冷氢化技术、多晶硅生产中的闭路循环技术、硅片切割使用PEG砂浆循环利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同时将硅片切割中将钢线替换为金钢线,这将促成环保与成本的双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