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欧洲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导致企业融资规模减少,融资成本加大,作为政府推动型的光伏市场也因此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出口国,并且主要依赖于对欧洲的出口,欧洲需求的萎缩也造成国内光伏产业的严重过剩。屋漏偏逢连绵雨,2012年5月,美国商务部不顾客观事实,初裁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时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至249.96%,我国应诉光伏企业将被征收最高31.22%的关税,不应诉企业将被征收249.96%的惩罚性关税。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正在面临着需求疲软和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双重打击。
全球光伏市场增速大幅下滑,上游多晶硅原料产能严重过剩
受欧洲一些国家光伏补贴政策调整以及债务危机的影响,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增长率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装机量达到28.5GW,同比增长仅62.9%,远远低于2010年130.3%的增长率。
多晶硅生产技术较高,一直以来全球多晶硅的大部分产能控制在国际上几个大的集团手中,如美国的MEMC和Hemlock,挪威的REC,日本的三菱、德国的瓦克等。特别是经过2010年光伏市场火爆增长之后,2011年上半年各个多晶硅厂商都纷纷扩大产能,2011年全球多晶硅材料产量达到22万吨。但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光伏市场急剧萎缩,造成多晶硅产能的持续过剩。多晶硅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从年初的70美元/Kg左右跌至年底的30美元/Kg左右,跌幅超过了50%。
中国光伏市场出现井喷,但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在国家的鼓励政策以及一系列示范工程的刺激下,如2009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部委联合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等,近两年中国的光伏市场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2011年,国家出台上网电价补贴办法,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需求,2011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2.7GW,再次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
但由于中国是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大国,几乎90%以上的产品都依赖于出口,因此2011年进出口总额增幅的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出口的影响。2011年1月至11月,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出口额214.2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91.7%。预计201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出口额在230.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4.1%,同样远远小于2010年184.0%的增长。[page]
光伏贸易摩擦日益频繁,中国光伏产业面临挑战
2011年10月19日,美国SolarWorld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双反调查的启动在全球其他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连锁反应,2011年12月19日,印度商工部门宣布收到其国内太阳能电池板企业递交的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2012年5月,美国商务部采用不合理的“替代国”价格进行不公平的比较,裁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时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至249.96%,我国应诉光伏企业将被征收最高31.22%的关税,不应诉企业将被征收249.96%的惩罚性关税。
据统计,2011年度全球十大光伏电池供应商中,5家来自中国大陆,3家来自中国台湾。在几大巨头中,美国市场占无锡尚德整个市场份额的20%、英利是15%、天合光能和阿特斯也在10%左右。此次美国裁定的反倾销税率,将导致中国光伏制造商的成本优势完全丧失,企业在全球光伏市场中的竞争力遭受严重削弱。
政府做好引导,企业练好内功,是中国光伏产业“过冬”之道
面临中国光伏产业遭受的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以及美国贸易保护的夹击,只有政府企业合力,才能使中国光伏产业应对挑战,持续前行。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在投融资、市场应用、法律支持等方面的引导与协助。首先在投资方面,政府应该对国内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一味的追求招商引资而盲目上马的相关光伏项目,如多晶硅项目、光伏电池项目等,进行严格的限制并清理,以免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在融资方面,对一些优质型的企业,政府可采取担保的形式协助企业通过银行等机构获得融资,以保证公司的现金流稳定,避免出现破产的局面;在市场应用方面,在已经出台的光伏应用鼓励和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应该引导不同地区出台更加细分的具体政策,使得政策真正做到推动市场的发展,通过持续不断的扩大内需,来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在法律支持方面,应该积极协助国内的光伏企业对美国裁定的反倾销惩罚进行回击,保障国内光伏企业的利益在国际市场上不受到伤害,为国内光伏企业营造一个好的国际市场环境。
面对产业的冬天,企业只有练好内功,保存实力,才能迎来春天。首先,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管理成本、生产成本的控制,来降低企业的开支,保证企业的现金流在短时间内不出现问题;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在生产工艺、高端产品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力度,以新技术换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企业应积极寻求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通过迂回的方式找到避开美国反倾销惩罚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