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光伏企业仍为欧盟反倾销调查苦恼之际,德国光伏企业Solar World对中国企业再次发难。9月25日,Solar World牵头的名为EU ProSun的行业组织向欧洲监管部门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光伏公司获得非法补贴,要求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
业内人士表示,以目前情形看,欧盟此次反补贴申诉立案亦不可避免,保持政府间沟通尤为重要。宜在我国与欧盟一些国家政府愿意通过磋商来寻求妥善处理光伏反倾销调查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这些原则落地,通过谈判形成实际举措。
EU ProSun提反补贴申诉 中欧光伏贸易摩擦升温
7月24日,Solar World向欧盟提起对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调查申诉。9月6日,欧盟宣布就反倾销申诉立案调查。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中国光伏企业为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之际,25日,EU ProSun又向欧洲监管部门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光伏公司获得非法补贴。步步紧逼下,双方的贸易摩擦再次升温。
EU ProSun主席即Solar World公司副总裁米兰??尼奇克(Milan Nitzschke)在其官网发布的公告中表示,中国银行给太阳能设备生产商提供低息贷款,一旦借款商家无法还贷,它们可能会勾销贷款、无限期延长还款期限,或者让政府控制的其他实体来代还。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多数中国太阳能制造商早已破产。
公告还引用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最新数据称,自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12家中国太阳能企业共提供了330亿欧元的授信。申银万国新能源分析师余文俊表示,事实上,银行授信并不等同于贷款,这些授信只是框架协议,不是贷款承诺,中国银行的投资也是为了获利,向来非常谨慎,在对企业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后,才会进行决策。尤其是上市公司每拿到一笔贷款,数额以及利率等都必须在经审核的财务报表上披露。
国内光伏企业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也声明,公司从未获得政府的任何非法补贴。作为一家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和成本是完全透明的。2009至2011年,英利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3%-7.1%,与正常的市场水平一致。
反倾销调查中止无望 反补贴立案在所难免
尽管近期中国政府代表团赴欧就光伏产业摩擦进行磋商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这并没有让中国的企业松口气。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欧高层“磋商解决”不会导致反倾销调查中止。而且按欧盟的法律程序,反补贴立案也在所难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主任刘慧娟表示,对“欧方最近表示的愿意磋商解决矛盾”的看法,要看欧方表态和实际行动是否一致,欧方所说的磋商是在案件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案件调查不会自动停止。从欧企业提出反倾销申诉开始,机电商会就在组织我国企业和欧洲企业进行磋商,但迄今没有实质性进展。
专家认为,在中国与欧盟一些国家政府愿意通过磋商来寻求妥善处理光伏反倾销调查案之际,反补贴调查的启动为欧盟增加了谈判的砝码。
对于以Solar World为首的多家企业的连续发难,英利总裁特别助理陈卓表示早有预期,估计反补贴也会立案,并有可能进行合并调查。美国“双反”程序性强,目前企业在按照程序积极应诉,11月初会公布终裁结果;而欧盟“双反”政治性更强,包括高层在内的各级磋商和谈判能够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大。
据福能集团董事长刘佳勇分析,根据法律程序,欧盟将在45日内决定是否针对指控展开调查。如果发起调查,那么在之后的几个月内,我国输欧的太阳能产品将被征收临时关税,比反倾销还要快。
国内光伏企业四面受敌 通过谈判磋商落实具体措施
自去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一直被阴影所笼罩。先是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调查;随后,欧盟正式宣布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产品范畴超过美国,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近日,印度也宣布收到业界对我国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现在,欧洲太阳能企业又联合发起对我国光伏反补贴调查申请。我国光伏企业可谓四面受敌,日子越来越难过。
太阳能光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贸易摩擦的不断升温,不会对欧洲和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会产生极大的阻碍。欧盟目前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左右。此次中欧贸易摩擦是全球金额最大的单项产品调查,涉及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10亿欧元的商品。昱辉阳光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今年底还将有一批光伏企业倒闭,甚至还可能包含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
英利绿色能源欧洲子公司总经理达伦·汤普森(Darren Thompson)认为,征收惩罚性关税必然会推高光伏产品的价格,进而威胁到行业内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欧洲的中小型企业将遭受严重打击。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就欧盟反倾销的抽样问卷已提交完毕。国内光伏行业四大巨头在欧洲的工作主要是联合近美国、欧洲当地的上百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阐述欧盟“双反”对欧洲企业的危害性。
陈卓表示,政府高层高度重视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已通过积极磋商与欧盟一些国家达成原则性协商解决的共识。他建议,今后应继续积极推进这些原则的落地,通过谈判形成实际举措。同时,以相关行业组织代表企业和欧洲企业进行内部讨论和谈判,确定明确的时间表,争取在明年5、6月份初裁结果公布前完成谈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